史玉波:电力工业面临四个挑战,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未来电力发展及对策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电力发展的方向。

  1 电力发展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要坚持清洁、低碳的电力发展方向。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党中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清洁低碳的发展目标,加快推动能源消费领域的清洁替代和能源替代,积极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政策和市场手段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当中的比例,加大电能替代和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煤改电”的实施力度。

  二要坚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努力解决电力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开放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远距离输送与就地平衡并重,解决逆向分布的问题。同时,大力推进水电和核电的发展,实现2030年向世界承诺的目标。有序发展风电和太阳能,使其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优化发展火电,严控火电新开工项目,重点增强火电灵活性,提供有效供给。要加强骨干电网和城乡电网建设,协调电源输电通道建设,进一步优化电源与电网结构。

  三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作用。持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让价格信号真正引导和体现市场行为,在政策和具体的规则制定时,考虑鼓励清洁低碳的电力发展,在电力交易市场建设中辅助服务定价等方面适度向分布式、储能、综合能源系统等新业态倾斜,鼓励新兴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四要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加大对重点电力科技与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对科研重点环节加大投入,加快推动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同,储能技术、互联网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等方面的适用,加强智能发电,智能电网,智能用电的研究力度和投入。

  2 把握电力发展的新动能

  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和能源互联网是未来电力发展的新的动能。

  首先,分布式能源发电具备清洁低碳高效的特征,有助于降低并网损失和传输损耗,同时在智慧能源条件下分布式发展项目可以同储能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综合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综合成本,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最近国家能源局印发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文件,为分布式发电市场化运营创造了条件。

  其次,电动汽车产业将改变电力生产的消费模式。2017年全国电动汽车的销量是70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预测到2020年,年产销量将达到200万辆,乐观估计,电动汽车的保有量2030年可能要达到和超过8千万辆,接近总体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国内外生产厂商加速电动汽车战略转型,欧洲部分国家已经陆续出台燃油车淘汰计划和时间表,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充电设施逐步完善,电动汽车的V2G、5G通信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电动汽车在改变终端能源消费格局的同时,将同电网深度融合,作为电能存储和消费终端改变电能生产消费和电网的运营模式。

  此外,目前在我国每年的石油消耗量中,有50%是用到交通环节,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70%,因此,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也是国家的一个战略选择。

  第三,储能产业的发展优化系统运行方式。目前,电化学储能成本已实现较大幅度下降,与2013年相比已下降一半,预计到2020年还将降低50%。储能参与系统调频在现有政策下已经实现经济效益,部分地区储能项目已取得电量收益,未来市场长期看好。随着可再生能源平价接入系统并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将引起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需求和价格的显著提升,储能电站的电量价格、调频价值,调峰价值将会进一步凸现。

  第四,能源互联网技术打造智能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以电能为主要二次能源,将推动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产能,从封闭转向更为开放的电力系统网络。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同传统电力设施相结合,能源生产、输送和消费模式将更加智能,有利于提升清洁能源的接入和消费水平,提升用户参与电力市场的竞争意愿,并推动广域能源协调优化配置,催生出新的能源交易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力发展,既要立足现状,也要谋划长远,新时期推进电力发展,要以技术和体制为抓手,坚持清洁低碳的发展方向,坚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努力打造有助于推动电力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动能,新业态,全力推动实现电力高质量的发展。

[上一页][1] [2] [3] 

主办单位:江南官方体育app下载苹果手机  网站运营:江南网页登录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史玉波:电力工业面临四个挑战,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作者:史玉波  发布时间:2018-12-1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未来电力发展及对策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电力发展的方向。

  1 电力发展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要坚持清洁、低碳的电力发展方向。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党中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清洁低碳的发展目标,加快推动能源消费领域的清洁替代和能源替代,积极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政策和市场手段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当中的比例,加大电能替代和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煤改电”的实施力度。

  二要坚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努力解决电力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开放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远距离输送与就地平衡并重,解决逆向分布的问题。同时,大力推进水电和核电的发展,实现2030年向世界承诺的目标。有序发展风电和太阳能,使其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优化发展火电,严控火电新开工项目,重点增强火电灵活性,提供有效供给。要加强骨干电网和城乡电网建设,协调电源输电通道建设,进一步优化电源与电网结构。

  三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作用。持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让价格信号真正引导和体现市场行为,在政策和具体的规则制定时,考虑鼓励清洁低碳的电力发展,在电力交易市场建设中辅助服务定价等方面适度向分布式、储能、综合能源系统等新业态倾斜,鼓励新兴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四要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加大对重点电力科技与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对科研重点环节加大投入,加快推动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同,储能技术、互联网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等方面的适用,加强智能发电,智能电网,智能用电的研究力度和投入。

  2 把握电力发展的新动能

  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和能源互联网是未来电力发展的新的动能。

  首先,分布式能源发电具备清洁低碳高效的特征,有助于降低并网损失和传输损耗,同时在智慧能源条件下分布式发展项目可以同储能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综合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综合成本,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最近国家能源局印发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文件,为分布式发电市场化运营创造了条件。

  其次,电动汽车产业将改变电力生产的消费模式。2017年全国电动汽车的销量是70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预测到2020年,年产销量将达到200万辆,乐观估计,电动汽车的保有量2030年可能要达到和超过8千万辆,接近总体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国内外生产厂商加速电动汽车战略转型,欧洲部分国家已经陆续出台燃油车淘汰计划和时间表,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充电设施逐步完善,电动汽车的V2G、5G通信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电动汽车在改变终端能源消费格局的同时,将同电网深度融合,作为电能存储和消费终端改变电能生产消费和电网的运营模式。

  此外,目前在我国每年的石油消耗量中,有50%是用到交通环节,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70%,因此,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也是国家的一个战略选择。

  第三,储能产业的发展优化系统运行方式。目前,电化学储能成本已实现较大幅度下降,与2013年相比已下降一半,预计到2020年还将降低50%。储能参与系统调频在现有政策下已经实现经济效益,部分地区储能项目已取得电量收益,未来市场长期看好。随着可再生能源平价接入系统并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将引起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需求和价格的显著提升,储能电站的电量价格、调频价值,调峰价值将会进一步凸现。

  第四,能源互联网技术打造智能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以电能为主要二次能源,将推动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产能,从封闭转向更为开放的电力系统网络。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同传统电力设施相结合,能源生产、输送和消费模式将更加智能,有利于提升清洁能源的接入和消费水平,提升用户参与电力市场的竞争意愿,并推动广域能源协调优化配置,催生出新的能源交易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力发展,既要立足现状,也要谋划长远,新时期推进电力发展,要以技术和体制为抓手,坚持清洁低碳的发展方向,坚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努力打造有助于推动电力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动能,新业态,全力推动实现电力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 史玉波,电力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