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生态环境部: 探索海洋碳汇增量为导向的生态保护模式

能源发展网发布时间:2021-08-27 00:00:00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在8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说,维护和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海洋变暖和酸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正组织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开展海岸带碳通量监测等,探索以增强气候韧性和提升蓝色碳汇增量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

海洋碳汇也被称为蓝色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每年可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支持生物多样性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部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更注重科技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特别是加快补齐基础性、关键性的能力短板,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领域能力建设,打造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等。在海洋碳汇方面,张志锋说,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加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组织海洋—大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评估、重点海域碳储量监测评估,加强缺氧、酸化等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的监测预警;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将碳中和与适应气候变化指标纳入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管范畴等。

海洋酸化已成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不过,推进海洋碳汇还面临很多问题。张志锋说,海洋吸收二氧化碳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海水pH值持续降低,引发海洋酸化。科学研究表明,目前全球表层海水pH值较工业革命前下降约0.1,“这个值看起来不大,但对pH值来说是一个巨大变化,而且海水酸化趋势还在继续”。

近年来,我国在海域开展的试点监测结果表明,渤海、黄海部分海域的底层海水酸化现象已较为明显。张志锋说,海洋酸化现象加剧,可能会损伤诸如贝类、甲壳类和珊瑚等海洋生物形成钙质骨骼和外壳的能力,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

今年青岛等地再次暴发浒苔,这已是黄海海域连续第15年遭受浒苔灾害了。据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今年黄海浒苔最大分布范围约6万平方公里,是去年的2.3倍左右。

张志锋说,黄海浒苔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多年研究表明,浒苔暴发可能与海区水文动力基础环境条件、浒苔藻种种源、海水富营养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黄海浒苔连续多年暴发且年际间出现反复,反映我国近海生态环境长期受到高强度人为活动、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改善还未从“量变”转为“质变”,近海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环境部配合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开展黄海浒苔绿潮联防联控工作,采用遥感等多技术手段开展浒苔绿潮灾害跟踪监测,推动绿潮灾害防控技术研究和应用。”张志锋说,还需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通过削减和控制氮磷等污染物排海量,持续降低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水平,以此缓解气候变化下海洋酸化、缺氧等生态灾害风险。

来源:科技日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