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电力朋友圈

电动车普及后,电费会不会暴涨?

百车全说发布时间:2023-10-09 10:37:13

  这次十一出去玩,我开电车去苏州玩了一趟,虽然路程来回七八百公里,但是电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高速又是免费。花销的大头只有住宿、吃喝和门票。

  所以而我们今天聊的话题,就是和电动车,新能源相关。一是未来电动车的使用成本,是不是会上涨?二是关于“微电网”,也就是电动车反向供电赚钱这件事。

  前段时间看到有网友讨论,说电动车今后一旦替代燃油车了,充电的电费肯定要上涨,用车费用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便宜了。后来我也查了相关资料,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这可能是真的,未来用电成本一定是会上升的。

  因为咱们国家的电价,实际上是一种“交叉补贴”的定价方式。这是什么意思呢 ?举例来说,我们会发现电价基本上10来年都没涨价过,我们南京这里白天6毛5,晚上9点后3毛5一度电。居民用电很便宜,但是工商业用电会贵一些,可能要7毛、8毛、一块多一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要保居民用电的价格,有时候电力公司卖给居民不赚钱,还亏钱。但是从商业用电那里再赚一些回来,形成这种“交叉补贴”的方式。

  但是到了新能源时代,这个可能要发生一些变化。因为新能源时代,我们发电的成本是要上升的。目前中国的实际发电容量中,57%是火电。余下的是风电、光伏、水电,虽然装机容量高,但是发电量低到2060年,发电来源会出现巨大的变化,火电比例要降到4%,才能达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这意味着要对原有的电力系统进行整体改进,把成本转嫁到终端用户上。

  2021年已经在规划成本转嫁方法,其中包含安全性的成本转嫁和系统性的成本转嫁。为什么发改委要逐步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电价要涨?这是因为垄断性的系统已经投入不起了,要让终端用户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拉闸限电是把所谓的安全性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

  既然不可能由国家大规模的投资来解决这个系统问题,只有靠用户自己来解决了。所以说,依靠外部无限制集中供给电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人过去从来没有想过电从哪里来,2000年后很少出现停电的情况,但这种无限的外部供给时代结束了,未来100万亿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投资需要由市场来解决,由用户自己承担。

  用户自己承担的能源系统又是一套怎样的电力系统?原有的电网电力输入会从原本占绝对主导地位,变成仅仅贡献30-50%的能源输入。而在用户侧的企业内部,会出现一套自己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这个系统需要给出许多问题的答案,它需要决定在什么时间点用自己发的绿电,什么时间点使用外部供给的能源,外部供给能源的比例是多少?它需要判断到底是基于经济性的原则去使用外部供电,还是基于碳配额的角度去降低外部供电的使用?它需要平衡是否要从园区或是周围其他的绿色能源供给方,包括光伏储能系统去获得相应的绿色低碳的能源?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园区开始构建自己的能源供给体系,包括光伏储能,甚至是天然气三联供等。当园区发现外部随时可能拉闸限电时,有可能在园区内部形成一种电价电力的供应机制。比如外部拉闸限电时,它可以供给200-300个千瓦的电,但电价或许比正常电价高两三倍。

  企业生产不能停时,即便购买贵三倍的电,但也可以保证2-3天不停工时。所以企业方一定会向园区购买自建的电力,从开四停三变成开六停一。跟行业竞争对手相比,硬生生比别人增加了50%的产能。虽然电费贵了一点,但这只是众多要素中的一环。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汽车必然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比如在c的一个农场,当外部电价高时,会开足马力用自己的天然气系统发电,或者把储能系统存下来的电一股脑儿都送到电网。

  当外部电网电价低时,农场用外部电来驱动热泵,给工业化生产的作物大棚供暖。能源系统收入是农场整体收入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典型的新型电力系统。欧美体系已经有相对完备的市场化支撑机制。但目前中国的能源处于高垄断状态,所以没有能源市场机制。

  你要储能,那就肯定要配一定比例的储能设施,电网要加强建设,要投资很多风电、光伏。整个社会从发电、输电到用电的基础设施都有变化,成本必然增加。未来用电成本上升这是必然的,我们得能接受。不过涨幅也不会那么夸张,即使涨10%,也就是6毛涨到6毛6,居民水电煤是民生问题,只要车位上的充电桩按民用电价计算就没问题。如果今后划归商业用电,那就麻烦了。

  再聊到电动车层面,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一个小区如果电动车多了,有些老小区的变压器容量是不够的,因为当初建设的时候,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电动车。如果所有电动车同一时间充电,又正好是夏天,家家户户都开空调,那必然会跳闸。

  现在国家新的推动模式是“统建统营”,意思是比如说划一片区域,无论是小区,还是商业综合体,这里面的所有充电桩,只允许几家企业统一来建,统一运营,企业负责把变压器等线路统一升级。

  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因为电网供电,跟其他商品不一样,他很难有库存,它发电用电必须同时完成。我们储能的装机量根本就不够,库存太少,所以生产和使用必须同时完成。电动车统一时间充电,就容易出现问题。

  现在有些充电桩龙头企业,就开始做一件事,叫“微电网”,这很有意思,是充电桩的微电网模式。比如,一个工业园区,用电成本很高。但是园区的员工大多开电动车来上班,那么这个园区就可以安装双向充电的充电桩。也就说,这个充电桩不仅可以给车充电,也可以反向从你的车中取电。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晚上9点之后,你的车在家充电3毛5一度电,你是100度电的电池包。充满需要35块钱。然后你开到公司,其实上下班根本用不了几度电。我们就算百公里18度电,你上下班就20公里路程,也就需要5-6度电而已。那么你就可以卖给园区至少80度电,如果园区收购的电价是8毛钱一度,那么你一度电赚4毛5,80度电净赚36块钱。

  别小看这36块钱,一天36,一个月就是1000多,一年就是1万多的收益。当然,这只是纯理论算法。你也不可能365天天去公司上班。而反向取电需要花多长时间,你中途会不会提前离开,收不收其他手续费,服务费之类的都不确定。

  但是这个逻辑大概就是这样的,而且看起来还挺合理。说白了,就是把你的车当做移动储能设备。晚上9点以后用电低谷的时候,你的车开始充电储能。白天开到工业园区,提供给商业用电。电动车大量普及之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这种微电网、智能电网的现象。就是要把这些资源,重新组合起来,合理利用。

  听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电动车的电池,每天都在反复循环的充放电,会不会加速衰减呢?影响肯定是会有的。但是根据调研,绝大多数电动车不可能开到10年以上,大部分3-5年就更换了,因此很多私家车在淘汰的时候,电池容量并没有被完全利用好。而二手电动车本就保值率不高,下家接手的时候,对续航打折已经有了心理预期,所以也不影响卖车。

  这种微电网模式,甚至还可以把很多彻底退下来的电动车,拿来继续利用,当做储能设备。反正这些车续航也不行了,可是电池储能的属性没有变,纯当废物利用,也很划算。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当然,这种模式大规模铺开,也很有难度。不仅涉及到电力这种垄断行业的利益问题,也存在储能,用电,结算,成本,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听起来,确实很美好。

  其实咱们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大家要搞清楚,一方面中国的整个能源构成还是以煤炭为主,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比例非常大。中国进口石油占到了总消费量的72%,而中国进口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在45%左右。我们国家石油进口量全球第一,天然气进口量全球第一,甚至煤炭进口量也是全球第一。不过我们石油消费量全球第二,全球第一是美国。

  那么大比例的进口量,80%都要走海运,走海运要经过著名的马六甲海峡,这个收费站长期被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共管。这里一旦发生什么变化,能源进口通道就会受阻。大量依赖进口能源,运输渠道会非常脆弱和敏感。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又建了中俄原油天然气通道,中亚的包括中巴经济走廊,中缅的油气管道。但是这些陆运通道并不能真正替代海运,占比还是很小。所以我们大力发展新能源,其实底层逻辑是为了国家能源安全。

  我们现在提到新能源,就想到电池,就想到电车。有些做投资的朋友会很关心,新能源的红利期还有多长?实际上,红利期有多长得看我们国家的能源什么时候真的安全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所谓的新能源,我们主要讲的时风电和光电。煤炭发电肯定算不了新能源,而这两个方式都有很明显的优缺点。

  首先就是“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几乎无解。所谓“能源不可能三角”,就是指能源安全,绿色环保和经济性,这三点不可能同时满足。比如,我们之前搞化石能源,就得牺牲一部分环保问题。

  现在我们搞新能源,风和光谁都挡不住,不会被人卡脖子,但不是每天都有风,都有阳光,它的不稳定性、不连续性又成了问题。但是解决问题,有时候不是把问题彻底解决,而是把大问题化解成小问题,从高度依赖变成轻度依赖,不至于说对面一断供,我们就两眼一抹黑。

  现在很多行业都举步维艰,但是大家都看好新能源。我们国家的双碳计划是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其实从现在开始,我们看看行业新闻就知道,一直在投资配套的储能基础设施。目前中国的实际发电容量中,57%是火电。余下的是风电、光伏、水电,虽然装机容量高,但是发电量低。

  截止到2025年是一个时间节点,光伏和风电加起来要装12亿千瓦,现在2023年大约是7亿千瓦,所以还在建还在攀升。2025-2030年又是一个时间节点,因为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也就意味着各个领域的新能源,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

  2030-2060年又是一个阶段,光伏至少要翻15倍,风电至少要翻10倍。当然,整体的核算还包括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包括抽水蓄能等电网的建设。所以,各位可以想想,长达几十年的时间线,新增和改造各种基础设施,这得投资多少个小目标?

  行业内有个共识的结论,大约150万亿-170万亿。我本人不怎么炒股,我也不推荐大家炒股。但是这种大趋势几乎不可逆,如果真的有人感兴趣观察新能源行业指数的变化,可以看看是不是放1万块钱进去,30年后会比存银行更靠谱。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是公认中国未来几十年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没有之一。(百车全说)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