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电力朋友圈

第一书记“草帽哥”

西北院发布时间:2022-11-03 14:17:10  作者:李强

2021年9月,陕西省政府将中国电建西北院乡村振兴帮扶对象调整为周至县马滩村。

这个村子人口2300多名,是原来帮扶的三合村的10多倍,规模大、任务重。为了迅速适应工作变化,西北院派出一名年富力强的副处级党群干部杨阳,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并充实了驻村工作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帮扶计划。从而使帮扶工作有计划、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当年,西北院被陕西省政府评为乡村振兴“好”格次。

今年,驻村第一书记杨阳作为优秀第一书记代表,在全县第一书记培训大会上,第一个在主席台做了交流发言。

在村里,杨阳这位第一书记,常常被村民亲切地成为“草帽哥”。

杨阳,从小在城市长大,自幼儿园到研究生到参加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熟悉的城市环境。受父亲影响,杨阳始终记得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他袒露胸膛、挽着裤腿、戴着草帽和村民一起劳动在田间地头,才更加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悄然蜕变,潜移默化融农村生活

2020年9月中秋节过后,杨阳从西北院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的岗位上,来到了周至县集贤镇马滩村这个省定贫困村。初来之时,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对于他而言,都是书本、报纸上才见到的东西,直至踏上这片土地,才深感责任的重大和对工作茫然不知所错的惆怅。他把摸底数、掌实请、理思路、谋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积极践行毛主席的群众路线。为了迅速融入农村,他走村入户、摸底调研,迅速与群众打成一片,老乡见了他,都会亲切的叫上一声“杨书记”。一双布鞋、一顶廉价草帽、裤头背心,这就是杨书记夏天在农村的标配服装,因为经常要下地查看果蔬大棚,又适逢三伏天,白净的他,皮肤已被晒的黝黑。

 “杨书记,刚才学校通知,疫情好转让孩子去上学,但是现在时间晚了已经没有去县里的班车了,想麻烦您帮个忙”。

“杨书记,我这手机不会用,你能不能帮我弄一下”。

“杨书记,通往我家庄稼地的道路被堵了,急着收玉米了,车过不去”。

“杨书记,我刚住院手术完,这个报销是怎么弄得?”……

抗美援朝90岁的老战士、老党员郭宏恕举着被狗咬伤的手到工作队寻求帮助,甚至有时候,村民也会向工作队发发牢骚、说说家长里短,这更表明了村民对他的信任。“驻村遇到的这些小事情,不解决就会变成对工作队不满的大事情”,杨阳经常给驻村工作队员讲,“村民是怀着对工作队的信任才来找我们的,我们不要辜负这份老百姓给予我们的信任”。正是在这种情怀下,工作队在杨阳的带领下,与村民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村民经常拿着自己种的各种蔬菜、刚蒸出来冒着热气馍馍、刚磨好的面粉苞谷糁、桃李杏核桃毛桃柿子等各类水果、自家包的粽子卤的肉,送给工作队品尝。

聚焦主责,春风化雨强组织建设

他始终把自己更多的摆在“政委”的角色,与广大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打成一片,潜移默化影响、帮助村两委委员及广大党员转变思想观念。通过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是搞好工作关系、提供新思路的有效途径。

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职责,就是帮助村党支部不断强化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杨阳始终牢记于心。他积极帮助村规范党组织建设,首先抓住建制度立规矩这个关键环节,先后协助村党支部制定涉及文件管理、印章使用、民主公开、后备干部培养等有关制度4项。毛主席曾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村党员作为农民中的先进积极分子,他始终把“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常念在心、紧抓在手,积极拓展党员学习方式,静态政策宣贯学习与动态活动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党员参与支部工作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庆七一”党史知识猜谜活动,筹措资金组织广大党员赴习仲勋纪念馆参观学习。为了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参与性,他及时在党员大会通报村内重大工作进展情况、鼓励党员积极献言献策。来了仅仅一年,广大党员、村民都説,“这次党和政府派来的工作队,好!”同时,帮助村两委强化工作的计划性,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学习计划都从无到有。组织的发展强大离不开人才,他又建立了《马滩村后备干部管理办法》,积极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始终坚持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在干中学、在干中培养的思路,1名入党积极分子已成为大棚运营的主要负责人。

乡村振兴,殚精竭虑谋持续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杨书记每次在村两委、党员大会、与村民交流时最常强调的一句话。他始终坚持聚焦农村集体产业发展,积极帮助村委会转变思想,从带脱贫变帮振兴,不断打造、提升马滩村的造血功能。

发展集体经济,增强农村集体组织自身造血功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实现总书记殷切希望的关键。他带领工作队,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前期调研、不断探索,逐步摸清了发展方向。从当初的马滩村屋顶分布式光伏技术方案到如今的果蔬大棚落地,真正帮助马滩村找到了致富、发展之路。大棚建设初期,他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远赴安康以及周至、户县周边多个大棚项目进行调研、实地考察,帮助村委会开展招标、建设以及运营工作。在他的努力工作下,西北院投资25.9万元建设的5个共计11亩的果蔬大棚如期建成。

但是,大棚的建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对负责大棚的年轻人说,我们盖大棚、运营大棚,就像生了孩子还要养孩子教育孩子一样,后续的问题会接踵而来。

“杨书记,刚下的苗子不清楚被什么虫子啃食了”。

“杨书记,秧苗的叶子开始发黄打蔫了”。

“杨书记,秧苗开花坐不住啊”。

“杨书记,1号大棚灌溉系统漏水了”。

“杨书记,晚上大雨过后棚内雾气很大、雨水灌入大棚了”。

“杨书记,果子裂果了,目前销售的渠道不太通畅,收购价格有些低啊”……

在大棚建成后那段时间里,这是杨阳经常接到的电话内容。他不断加强农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利用网络开展自学、打电话进行咨询,在种植、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个接一个的被解决。目前,果蔬长势喜人,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种下希望,收获财富”!

同时,为进一步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强马滩村农副产品市场辨识度和美誉度,他为马滩村积极谋划商标设计和注册工作,面向全体村民开展有奖征集商标名称活动,不断增强村民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马滩村村委会、村民的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

移风易俗,齐心协力建美丽乡村

如何让每一名马滩村民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园?他确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为此,他多方联系西北院技术力量、寻求资金支持,帮助马滩村制定了《马滩村乡村振兴规划》。按照《马滩村村委会综合广场改造提升方案》,西北院投资15万元建设的村委会综合广场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已竣工,建成了儿童乐园、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停车场、绿荫长廊等。看着众多儿童在滑滑梯、摇摇船上传出的天真可爱的笑声、看着家长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看着青年们汗洒球场、听到村民的广泛好评,工作队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为了增强村内老人对党的好政策的身同感受、充分感受到党对他们的关心关爱,他带领院工作队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和法治农村工作,组织开展了重阳节义诊、为65岁老人发放保温杯、糕点、手套、表彰好儿媳、送法下乡免费咨询等一系列工作,增强了工作队在村内的威望,增进了与村民的情感交流,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尊重。

为民办事,随车夏雨系愁难苦盼

杨阳始终牢记“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他的带领下,工作队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入户走访,形成一整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在走访过程中,对于发现的诸如交通安全、疫情影响、销售遇阻、子女上学、家居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先后投入3.69万元开展了 “西北院助力马滩村‘百年树人’金秋助学活动”,帮助35户低保户、监测户和脱贫户家庭了49名学生缓解了燃眉之急;投资8万余元购买蜂蜜、果品、羊羔等开展消费扶贫;投入0.65万元为村主要出入交通路口安装临时信号灯;投入近1万元慰问因疫情影响的困难户等等。为进一步提升困难户人居环境,西北院党委又投入4万元,帮助困难户家庭改造房屋地面。

去年12月,西安突发严重疫情,杨阳驻村近两个月未回家,与村两委、村民一起,始终坚持在抗疫一线。同时,积极向西北院党委申请马滩村抗疫专项资金,并成为周至县集贤镇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向村集体捐助抗疫专项资金的省级扶贫单位。集贤镇党委为西北院工作队在美篇进行了抗疫先进专题宣传报道。

杨阳常说,驻村一年来,工作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了县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肯定,这是组织给予的荣誉和鞭策。“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西北院工作队,将继续开拓思路、奋发拼搏、努力工作,为乡村振兴、为央企的责任担当做出应有的贡献。

△左2为西北院驻陕西周至县集贤镇马滩村第一书记杨阳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