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中国电建:打造高质量发展“智慧引擎”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07-12 10:43:43  作者:饶舜

  在数字经济大潮中,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中国电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各项工作部署,把数字化纳入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突出“水、能、砂、城、数”五大核心优势,从战略高度谋划公司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发展,打造新时代战略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


白鹤滩水电站

  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指出:“数”,就是以价值为导向、以数据为核心,不断深化“水、能、砂、城”业务与数字技术融合,加快推进业务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管理智慧化,发展壮大“数字电建”。

  近日,公司印发了“水、能、砂、城”及“投、建、营”数字化建设指导方案,加快推进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管理数字化:用数据支持决策

  中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实体经济的顶梁柱,在推进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战略性支撑作用。中国电建胸怀“国之大者”,立足“两个大局”,着眼于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借助数字赋能,促使管理“触手可及”“透明可见”,提升了工作效率,延伸了业务链条,支持了管理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电厂运营管理系统

  依托数字化,提升新能源运营效率,与“双碳”目标首尾呼应。中国电建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的骨干力量,新能源业务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提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的智能运营解决方案,开发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于一体的新能源大数据运营平台。使新能源运营从“故障驱动”到“数据驱动”转变,达到管理有章法、风险有预警、运行有监护、维护有计划、检修有指导、故障有诊断、技改有依据、安全有保障;通过线上平台、线下代维等方式,构建光伏、风电、储能等一系列平台化与实时化综合运营解决方案,实现工业互联网+智慧运营的完美结合。

  如果把精益管理比喻成一个系统整体,管理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则是其中的“任督二脉”。打通这“任督二脉”的切入点,在于建立基于模型驱动的“工作台”,让每一个指令行动都能得到高效、高质量反馈,中国电建构建从董事长穿透到一线工人“从上到下”的管理布局。同时,构建集现场工作结果、成果、效果于一体的“从下到上”的融通体系,真正把打通、联通、互通、贯通、融通、一体化、协同等工作成为现实,这在根本上提升了企业管理效能。

  构建数字化平台为项目管理智能化奠定了基础。中国电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发智慧工程建设管理云平台,实现了对项目现场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高效管,做到工程相关方可以在“在一个频道上说话”。运用GPS、北斗、射频识别、视频AI等技术打造混凝土坝施工过程实时监控系统;积极发展智能化作业装备,运用无人驾驶筑坝等技术,大幅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总体效能;引入气象实时监控系统,对气候复杂多变地域施工项目实时预警,提前采取措施,最大可能降低气象灾害对施工的影响。

  乘着推动管理数字化的东风,国内首个工程机械在线一体化交易的智慧金融平台----“大家机械”共享服务平台在日前上线运营。该平台以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为龙头、以“互联网+物联网+智慧金融”为支撑,通过资源共享、服务集成、金融支持、配套设施等服务,盘活设备存量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激活行业市场,实现工程机械行业内资源优化配置,达到降本增效、创新增加新动能,助推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互联网+”盛行和无接触经济的兴起,中国电建主动求变,供应链金融共享服务平台依托公司的优质商业信用资源,在健全的风控体系基础上为供应链参与各方提供可信赖、最便捷、最专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再反哺实业”的良好生态,在帮助系统内成员单位平滑现金流的同时,拓宽了金融业务的延展性,打造了产业链条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实现多流有效闭环。

  业务数字化:用数据强化协同

  如何推进建筑企业生产建造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如何通过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分析,让静态的建筑信息模型“动起来”“活过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之后疫情时代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这些问题成为建筑行业首当其冲要面对和解决的深层次现实问题。


老挝南欧江梯级电站项目集控大厅

  春江水暖鸭先知。“顺应时代潮流、打破信息孤岛”, 解决项目各参建方之间工作接口协调问题,实现工程数字化、精细化掌控,已经逐渐成为业界共识。中国电建依托数字技术的加持,大力推动工程建设全方位协同数字化,实现传统线下业务的线上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摒弃原始落后的散兵作战模式,描绘了工程数字化发展的“全景图”。

  中国电建紧紧围绕“数字电建、智创未来”的战略目标,以BIM(建筑信息模型)为切入点,基于工业互联网以“工程+IT”打造了覆盖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的数字化建设、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水利水电、新能源、水环境综合治理、绿色砂石、城市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数百个工程建设项目。让所有工程参与方的各类投入都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每一个环节更好的服务下一个环节,让施工能够更加准确理解设计的意图和要求,各参与方都能透彻掌握各方面的细节,有效降低沟通协调和工程管理成本。

  探索工程建筑行业数字化规划、设计、施工多方协同,形成勘测、设计一体化服务支撑基础。中国电建自主研发的BIM仿真平台,基于行业先进的三维图形引擎,帮助发现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性问题,解决传统模式下工程建设产业链各环节信息割裂、脱节等问题,为工程全寿命周期数字化建造提供强有力的底层支撑。成功应用于数字横琴、数字前海、数字雄安等工程,有力推动了工程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从数据中提取知识、预测未来。依托以BIM为核心的基础数字技术平台搭建工程大数据平台,使工程建造由“经验驱动”逐步转向“数据驱动”。中国电建通过构建符合集团管理特色的PRP-ERP-GRP项目管理体系,形成“项目-企业-集团”三层架构的生产运营大数据平台,不断加快工程资产信息化、数字化步伐,创新生产和服务模式,赋能企业提质增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高耸险峻的金沙江畔,289米高的白鹤滩水电站双曲拱坝巍然屹立,俯视着波涛汹涌的江水。坝顶闪动着一群橙色身影,那是中国电建的工程师们,他们正在运行大坝的“智能手机”——成都院研发的大坝施工进度仿真系统与大坝混凝土施工全过程智能控制系统,让白鹤滩大坝也享受了“智能生活”。

  大坝的浇筑是复杂的大工程,协调不好会出现各种问题。仿真系统模拟出的混凝土的浇筑场景,相当于带大坝体验了一把“AR”。

  “大胃王”是对白鹤滩大坝最形象的比喻。建设期间,它每天要“吃掉”很多混凝土,温度低了高了、吃多了,都容易闹肚子。有了“智能手机”,通过大坝混凝土施工全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监测采集,让缆机这些“外卖员”把大坝点的“混凝土外卖”按时按点送到指定位置,并保证送到的外卖“温度适宜”,在建造物质大坝的同时也筑起一座科技大坝、智慧大坝。

  截至2022年6月,公司投资建设的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今年累计发电量超1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92.74%。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实施的重点项目,正以“满格能量”的状态为当地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作为指挥南欧江整条流域七座水电站的“神经大脑”,老挝南欧江电力运维管理中心是该国目前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集中控制运行中心。依托海外重大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平台和可信数据跨境网络的建设,为项目梯调联调联运和发电运行赋予了可靠的数字化监管能力,实现了全流域各梯级电站少人值守,流域高度数字信息化调度运行。被称为“流域之眼”的是与其配套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作为老挝首个流域性水情测报系统,帮助该流域从容有效应对了多项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为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电站平稳运营加上了“双保险”。

  华东院iEPC工程数字化建设管理平台依托水电、地铁、市政等工程,开展了设计施工一体化管控平台框架和集成方法研究,开发了工程建设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技术;研制了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首次建立了工程建设管理数字化标准体系框架,编制了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应用协同管理、模型成果、数据对象编码、数据交付等系列标准。

  为保障地下工程“干得安心”、“管得放心”,西北院专为水电/抽蓄工程打造“智慧洞室施工管控平台”,根据岩土工程特点将技术与现场地质工程师的丰富经验融合应用,建立了映射现场实体工程的数字孪生工程,开展更科学、合理的预警预报,为地下洞室施工的安全管控保驾护航。

  数字产业化:用数据推进创新

  “数据正在成为企业间可定价、可流转、可变现的一个新型价值载体。”谁拥有更加全面的数据,谁就拥有更加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让数据说话,用数据驱动,加快全面数字化转型,成为公司在数字化时代浪潮中塑造变革的内燃动力。中国电建通过“工程产品+服务”推动建造服务化转型,不断提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工程数据产品”,逐步构建一个和谐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形成产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一方面,将建造工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工程参建各方的体验感,实现建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创造更多的新业务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产品服务化,赋能智慧工程、智慧城市、智慧流域、智慧电站、智慧水务等数字化工程,为传统建筑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中国电建供应链金融数据驾驶舱

  “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中国电建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链的一体化优势,构建全球可再生能源储量评估、前景分析与规划平台,形成垂直一体的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能力解决方案。重点解决世界贫困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等问题,同时服务国家及地方能源管理部门、能源开发建设企业,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整体规划及综合管理。

  随着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比例大幅提高,中国电建积极构建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融合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全球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国家能源管理部门、能源投资建设企业提供储量评估、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行监管等服务。平台已在东南亚、中亚、非洲等数十个国家有深度应用案例,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全球作战地图。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智慧管控平台是以流域为脉的地方区域性开发的管控“大脑”,可服务于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依托流域管理“一张图”,可实现对流域实现数字化监控,集成化管理,科学化预警与智能化决策,将原有“拍脑袋决策”的模式转变为“智能化”科学决策模式,成为“美丽中国”在流域开发建设的重要示范。

  砂石骨料是工程建设的“粮草”,作为绿色机制砂石技术的开创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中国电建不断推动砂石行业日益朝着绿色环保、智能化、现代化升级发展。

  在安徽长九(神山)灰岩矿项目已建成智慧矿山综合管控系统、物联网控制系统、智慧码头和调试系统、智能称重系统等智慧信息平台,实现矿山资源与开采安全数字化、技术装备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作为智能示范区,雄安新区未来的“数字库”,智能化贯穿于雄安调蓄库项目建设的始终,砂石项目应用多种技术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各阶段绿色化着手,赋予矿山能够自动感知、快速处理、自主学习、主动执行的特性,积极助力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绿色骨料生产。

  在关注自身经营的同时,中国电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中,将数字化应用在防洪预警、抢险救灾、抗疫复工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上。

  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多手段积极推进海外项目防疫抗疫、有序复工复产。应用信息化、数字化,支持海外项目从现场劳务管理到防疫信息采集、信息监管、信息展示的业务链条全过程管理,达到能快速了解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应用GIS+BIM技术建立“一表一卡,一表多库、一平台多界面”支撑体系。

  2020年7月,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建成61年来,首次正常运营期间开启9孔泄洪,以缓解浙江、安徽等省区防汛压力。大坝开闸瞬间,水龙出平湖,江上起波涛。

  华东院开发的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充分发挥“防汛大脑”作用,线上进行洪水预报、防汛形势研判、洪水/山洪预警以及水库调度等,实现预报调度一体化,为新安江水库安全调度以及助力钱塘江流域精准防洪提供科学决策手段,靠一台手机“搞定”了防汛难题。

  为了在城市洪涝灾害发生时,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中南院自主研发的城市洪涝风险智慧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实现对降雨、管压及地面积水的实时在线感知,为上层应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数据。平台分别在长沙、深圳等城市得到成功应用,自2016年运行以来,总计发布推送常规服务信息超万次,发布灾情预报和预警信息超500余次,在已建的洪涝监测预警点,均未发生因洪涝造成的人员及车辆遇险事件,有效提升了城市防洪减灾、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让城市不再“看海”。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中国电建数字化建设研究成果方面在央企走在前列,数字化转型实践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中国电建海博平台入选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佳实践案例”,是央企唯一入选案例;“世界可再生能源数字化系统”,入选世界互联网发展十大最佳实践案例;“基于AI的大坝安全智慧评估平台”入选国资委第二届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为建筑行业最好成绩;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智慧管控平台入选中央企业信息化应用最佳案例;“水电工程物联网安全监控平台”等4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0年度物联网示范项目,入选数量全国第一。“河湖水环境安全风险智能防控系统”等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1人工智能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实现了工程建设企业揭榜零的突破。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面向新时代,中国电建将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加快管理全面数字化转型,支持管理高质量发展;加快工程全面数字化转型,支持工程实现过程和各个环节交付高质量发展;加快企业全面数字转型,有力支撑工程行业数字经济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现代电建、特色电建”。(饶舜)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