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行业要闻

国网能源研究院: 电力产业链将有大规模投资需求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3-10-16 09:30:55
9月26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国网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西南分中心联合主办的能源电力“双碳”转型路径成果发布暨电力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研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2023》《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及重大问题分析》《“双碳”目标下四川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思考》以及国家能源战略与规划模型NESAP。

国网能源研究院年度报告《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2023》在去年构建的安全、清洁、低碳、经济、高效、灵活6个维度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统筹保供和转型综合性指标。统筹指数调研结果显示,2022年度全国保供和转型统筹指数为1.38,全国保供承压更加明显。

新能源快速发展催生了“储能热”,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张富强在发布报告时表示,短时储能在提升新能源利用率方面呈现逐步“饱和”趋势,日调节储能在“补缺口”保障电力供应方面同样存在能力逐渐减弱的“饱和效应”,需引导科学确立储能定位。

随着我国各类电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之前三十几年的时间内,全国发电机组会出现较为集中的“退役潮”,进而对电力发展和安全带来较大考验。《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2023》还围绕煤电、风电、光伏“退役潮”开展分析和预测,按设计寿命,2022年前投产的煤风光电将在2035~2042年之间迎来退役尖峰,机组大规模退役对电力供应安全、电网投资能力、新能源消纳都将带来较大挑战,要通过加强监测、合理安排退役、加强协同规划、发展光热等措施,减少机组退役的影响。

《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及重大问题分析》年度报告依托多项国家级、企业级科研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及重大问题。其中,路径实施篇从科技、产业、能效、供给等视角出发,解剖影响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能源科技创新与“双碳”路径一体化布局,预测电力产业链将有超大规模的投资需求。

“双碳”目标下,面对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要充分发挥节能降耗的关键作用。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专家傅观君在发布报告时指出,工业领域未来能效提升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和石油化工四大行业;交通领域未来能效提升需要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方面齐发力;建筑领域能效提升的途径主要包括提升建筑的保温性能、推广高效用能设备、推动建筑运行管理智能化、实现节能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转换等方面。

此外,傅观君还表示,各省区新能源发展条件存在差异,消纳特点和面临问题也有所不同,消纳措施也应因地制宜。面向2025年,根据不同地区新能源渗透率高低和促进消纳关键措施的差异,可划分为消纳形势良好型、多元促消措施敏感型、省间互济敏感型、外送消纳规模敏感型和风光发展比重敏感型五大典型地区进行分类施策。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