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国内新闻

山东抢跑海上光伏新赛道

央广网发布时间:2023-10-08 10:08:49  作者:付玉婷 杨烨莹

  鳞次栉比的光伏板闪闪发光,将大自然赋予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输送进千家万户……如今,这样的光伏项目正在开启海上规模化发展之路。

  在烟台海阳南部海域,离岸6.5千米处,一大一小两块太阳能光伏板矗立在茫茫大海之中,吸收着太阳照射的能量。这就是山东海阳HG34场址海上光伏项目。

  近日,山东省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实证项目成果发布会暨海上光伏技术交流会在济南举行,我国首个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风电实证数据成果在会上发布。据介绍,由国家电投山东能源牵头建设的烟台海阳HG34实证项目和威海文登HG32实证项目成功离网发电后,苛刻环境下相关实证指标均超预期,标志着我国近海海域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海上光伏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蓝海。但海上环境恶劣,除建设过程要面对风浪、潮汐等自然力影响,突破抗风浪、抗腐蚀等关键技术,还需解决海底地质复杂、地基不稳定等问题。”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邢福介绍。2022年,山东率先启动海上光伏规模化布局,由国家电投山东能源作为牵头单位与联合体成员共同开发海阳HG34、文登HG32共计470万千瓦海上光伏资源,全面验证各技术路线方案与实际复杂环境的适宜性和匹配度,为海上光伏规模化、商业化运营推广探索可能路径。

  记者乘船来到HG34项目所在海域,实地了解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从裸露在海面之上的部分看,两块光伏板支撑的柱子有明显差异。国家电投海光筹建处负责人孙超介绍,HG34实证项目采用大模块和小模块两种实证方案,大模块方案采用“钢管桩+固定钢桁架”的结构形式,小模块方案采用“PHC管桩+固定混凝土桁架”结构形式。“大小模块底部空间充足、通过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型号运维船只的通航需求。”孙超说。

  目前,以烟台、东营、威海等市为重点,山东已完成首批10个、1125万千瓦桩基固定式项目竞争配置。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86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6%,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央广网  作者: 付玉婷 杨烨莹 )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