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人物

统筹部署煤电低碳化改造 助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4-10-29 12:25:59  作者:齐晓光 闫佳璇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明确以减污降碳、提高能效为主攻方向,全面加强煤炭全链条清洁高效利用,到2030年煤炭绿色智能开发能力明显增强,生产能耗强度逐步下降,与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

  加快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此前联合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也明确了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2027年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进一步拓宽、建造和运行成本显著下降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约11.7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0%,生产了全国约60%的电量,发电用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0%。煤炭低碳化改造将进一步降低电力系统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推动能源技术革新,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将对能源行业产生以下影响:

  促进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我国煤电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通过应用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实施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将降低煤电行业碳排放水平,推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

  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煤电低碳化改造调整了燃料结构,对机组的顶峰和调节能力基本没有影响,但绿氨掺烧发电技术路线将创造绿氨消费场景和需求,激励新能源企业利用富余电量通过电解水生产绿氢绿氨,可间接提升新能源电量消纳水平。

  促进能源科技创新。目前,三种低碳化改造技术面临投资成本巨大、额外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整体处于验证和示范早期。相关能源央企正加大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科技投入和成果应用力度,加快发电领域技术革新。山东十里泉、日照发电厂等燃煤电厂实施生物质直燃掺烧,广东台山等地进行了工业级燃煤机组掺氨燃烧试验,有关技术已具备规模化示范的基础。

  各省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开展对应技术路线的煤电低碳化改造。以河北为例,一是当地农业发达,拥有丰富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如秸秆、林木残余物等,为生物质掺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二是河北地处环渤海地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富余电力,通过电解水制绿氢并合成绿氨,能为燃煤机组提供清洁燃料,具有显著优势;三是河北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工业基础雄厚,燃煤机组数量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对较大,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燃煤机组的碳排放量,但其成本较高、技术复杂,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来推动商业化应用。

  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因地制宜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建设,出台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发电企业改造积极性,助力能源低碳转型。

  研究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及优化调度模式。推动碳减排量核算方法研究,对掺烧生物质/绿氨发电、加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设施部分电量、减排量实现独立计算;积极研究优先消纳低碳/零碳电力的电网调度方法,为“电-碳”市场条件下的电力优化调度提供支持。

  优化煤电低碳化改造技术路线。推进煤电低碳化技术创新,统筹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集中优势力量补足短板和弱项,为实现煤电行业规模化降碳探索更多可靠的技术路径。

  给予发电企业政策及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出台煤电低碳化改造支持政策,加大投资补助力度,建立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共担的分摊机制,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支持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

  加快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建设。选取改造意愿强、资源条件好的煤电企业作为试点先行开展低碳化改造,探索制定煤电低碳化改造行业标准,加大对示范项目的宣传力度,打造煤电低碳化改造标杆。(作者:齐晓光 闫佳璇 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