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动态

西北工业大学IHCD中心发布《企业碳中和发展报告(2020-2023)》

南方周末发布时间:2024-07-24 08:41:54

  2024年7月12日,由南方周末联合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责任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本届论坛以“科技引领 碳寻未来”为主题,与相关领域学者、机构代表、企业高管共话“双碳”战略下的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在当天论坛上,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贾明代表IHCD中心(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企业碳中和发展报告(2020-2023)》。以下为演讲实录:

  有效推进企业低碳转型和推动企业碳中和是实现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关键。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套企业碳中和管理CROCS模型,并构建了涵盖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依据该指标体系,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已发布两年分析报告,在此展示今年的情况。

  今年,报告选取2020-2023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评价样本。从统计数量看,发布相关报告的公司数量持续增长且幅度很大,2020年约有1127家公司,2023年几乎翻倍,达到了2014家。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公司重视此项工作,为更全面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在这方面的表现提供了良好基础数据。

  此外,本报告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法,该方法基于本中心自主开发的《上市公司碳中和进展与碳信息披露质量分析系统》,能够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上市公司披露的报告文本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以提取企业碳中和进展的信息。这一分析系统极大提高了对报告内容的解读能力,虽与手工分析相比在有效性方面有改进空间,但总体上能帮助我们了解情况。

  我重点讲一下今年的结论:企业碳中和发展水平有所改进,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具体而言,过去四年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稳步上升,从2020年的17.17分提升至2023年的28.26分,增长超20%,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极大,平均水平仅约为最高水平的三分之一。由此大致判断,中国上市公司在碳中和发展方面持续改进,但提升空间仍很大。

  此外,多数行业碳中和发展水平有所增长,但行业间存在差异。2023年相较2022年,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三个行业表现突出,不过这三个行业里上市公司的体量不大。同时,教育、农林牧渔业等行业总体水平相对其他行业较低。

  碳中和各个维度发展水平均有提高,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企业碳中和管理的评价涉及五个阶段:确碳、减碳、抵碳、披碳、激碳。2023年,抵碳、确碳和减碳这三个维度增长较大,幅度达20%以上。其中,碳抵消维度增长幅度虽大,但起点很低,各维度水平均有提高,但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

  具体看五个维度,在确碳维度,企业开展碳中和工作,需明确自身碳减排责任及制定基本方案。2023年A股上市公司中,92.70%的公司识别和评估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与机遇,79.25%的公司高管作出双碳目标或碳减排声明与承诺,71.40%的公司制定了双碳目标或碳减排目标。但仅有6.01%的公司摸排了碳减排潜力,5.76%的公司设定了基准年。

  在减碳维度,企业普遍关注低碳运营、工艺和创新等与碳减排直接相关工作。为推进企业碳减排,需要管理手段和激励措施支撑,如建立低碳相关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但仅有约40%的企业开展相关工作,这表明企业在碳减排方面参与深度持续提升,但保障措施未跟上。

  抵碳在各维度中是发展水平最低的环节。2023年与2022年相比,企业参与碳配额交易、开展碳抵消管理及相关固碳抵消工作有较快增长,这与国家过去一年推动相关工作密切相关。但也发现碳抵消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提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各维度发展水平均低,仍处初级阶段,上市公司应关注此工作。

  碳信息披露(披碳)在企业碳中和环节中十分重要,涉及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企业需让利益相关者,如政府、供应商、客户知晓其工作,以建立正向反馈和互动。我们关注信息披露质量的多个维度,包括相关性、完整性、可量化性、一致性、准确性等,以及自愿披露情况。企业重视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碳中和相关信息,近90%企业会及时披露,但信息质量的量化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得分低,企业虽有披露但质量不高,自愿参加碳信息披露项目的企业少。

  在激碳维度,我们颇为关注能否为企业碳中和构建一套有效的正反馈机制。只有建立起所谓的正向反馈机制,让企业能看到从事碳中和所带来的效益,不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企业才会有动力持续参与其中。从碳中和的完成度、合规性、融资成本、ESG评级等几个维度来看,我们发现大部分效益主要体现在低碳荣誉维度,而在经济效益方面,如ESG评级、股权融资方面的优势并不显著。比如在股权融资优势方面,从事碳减排的企业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由此可判断企业碳中和的效益表现欠佳。

  今年我们新增了一个模块,专门将陕西省上市公司与全国企业进行对比。陕西省上市公司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平均分约为26.75分,非常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只是稍低一点。具体来说,我们把陕西省在过去四年与北京市、广东省、内蒙古、浙江省、四川省等几个代表性省份做了对比,发现陕西省企业在推进碳中和方面的增长速度较快,2023年比2022年的增速为32%,高于其他几个省份。从雷达图上可以看到,陕西省在2023年的增长幅度比其他省份更快。这表明陕西省的企业在双碳工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具体来看相关行业状况,陕西省主要是制造业公司,其碳中和水平约为29.70分。将陕西省制造业水平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可发现虽然陕西省制造业水平有所提高,但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也在提升。这表明陕西省在进步,全国其他制造业企业同样在进步,并且陕西省的优势在逐渐缩小,因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可能进步得更快。

  最后,在碳中和发展综合得分排名前30的企业中,有的企业各个维度较为均衡,都做得较好,但也有些企业可能在某些维度上的排名相对低一些,这体现出它们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该排名的用途主要在于其具有内在的经济价值。通过使用这样的排名来构建简单的资产组合,即在每年6月30日发布排名时,选取排名前20名的公司进行投资,并持有一年,在下一年6月30日根据新排名更新投资组合。经过模拟的投资收益测算发现,如果从2021年6月基于2020年上市公司排名开始操作并一直持有到现在,投资组合年化收益率是3.6%,同期沪深300大概是-13%;若把投资时间往前推10年到2013年,碳中和的投资收益更为可观,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4%,同期沪深300大概是4.3%。这表明按照这种方式构建的投资组合,能够有效抵御市场下行风险,具有显著的市场投资价值。

  总的来说,通过对今年数据的分析,得出大概三点结论:其一,企业碳中和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自2020年以来,各行业企业虽持续关注并参与双碳行动,但众多企业实践缺少科学的碳中和管理方法论支撑。其二,缺乏清晰的企业碳中和发展评价框架,尚未构建一个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企业碳中和发展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指导并激励企业的双碳行动。其三,企业碳中和各维度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存在差异,企业碳责任确认流程不完备,减碳参与深度不足、保障支持欠缺,碳抵消技术及其应用较少,碳中和信息披露的主动性、规范性和质量有待提高,激励企业开展实质性碳中和行动的举措有限。我们希望这些工作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企业碳中和,这也是我们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目的。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