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动态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3年度绿色发展十大案例揭晓

新京报发布时间:2023-12-13 14:35:55  作者:任大明

  “2023年度绿色发展十大案例”发布。

  经过两个多月的案例征集、评选和答辩等环节,“2023年度绿色发展十大案例”最终从近200个绿色案例中脱颖而出。

  12月12日,在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3绿色发展峰会上,由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共同评选出的“2023年度绿色发展十大案例”正式公布。入围案例涵盖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生态治理、绿色制造、低碳技术、碳足迹、碳金融和碳普惠等重点领域,基本代表了2023年度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中国银河、无锡城建、蚂蚁集团、伊利、腾讯、宝洁中国、五粮液、极氪、山西美锦能源、华为数字能源等项目入围。加强“双碳”相关项目和技术试点示范对推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为更好地发现、分享传播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前沿案例,以及为经济社会各界绿色转型提供有益参考,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连续两年征集评选和发布年度十大绿色案例。此次十大绿色案例更加突出创新性、引领性和实用性,案例在解决我国碳关税、大规模光伏入网、碳足迹、脱碳技术和碳核算碳普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行业普及应用提供了经验参考。

  中国银河:打造我国首个应对欧盟碳关税金融产品——TRS

  2023年5月17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生效,并将于2026年起开始试行征收碳关税。作为欧盟碳关税覆盖产品和被征收的最大国家,我国相关行业亟须提升应对碳关税风险的能力。

  由于碳关税与欧盟碳价相关联,而国内企业参与欧盟碳市场交易程序繁琐,且国内碳市场又缺乏有效应对碳价波动的金融产品。为解决痛点,中国银河证券旗下子公司银河国际创新性地推出全国首个应对欧盟碳关税金融产品——欧盟碳排放权期货合约跨境碳收益互换(TRS)产品,可让境内机构客户资金不出境而实现直接参与欧盟碳市场交易,通过碳金融手段让中国企业有效降低欧盟碳关税带来的风险。

  TRS产品通过让客户参与境外碳市场并进行套期保值实现了对碳关税风险的有效规避,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稳定性、促进产业链绿色转型。这也是利用金融手段推动绿色发展的最佳实践案例。目前,该产品已获得第四届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卓越跨境金融服务大奖-最佳方案奖”等,充分证明本产品在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性与引领性。

  无锡城建:推广绿色建筑,助力城市母亲河生态升级

  党的二十大将“双碳”目标纳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下。因此,加强城市生态治理、改善城市整体生态风貌便成为一个城市落实“双碳”目标、实现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

  作为无锡的母亲河,梁溪河沿线有22条支浜、30个居民小区、3个学校和运河外滩商业综合体。为改善母亲河两岸生态环境,2022年,无锡将梁溪河景观带整治提升项目列为美丽河湖建设“一号工程”,秉持着全龄友好、海绵城市、低碳环保等理念,历时一年多,无锡城建在河流沿线建成了6个低碳驿站、1个低碳展示馆、13公里的低碳道路、高效净化过滤的WTS湿地以及百年一遇防涝标准的地表排水通道。由此为城市创造了一个兼具休憩场地、社会停车、低碳生活宣教场所的绿色生态图景。

  项目中低碳驿站采用装配式木结构,并融入多功能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绿色低碳健康的科普宣传窗口;低碳展示馆建筑本体节能率达到30%以上,热回收效率70%以上,年节约电量约2.5万kW·h,光伏发电产电量约6万kW·h,节约电费约5万元。相较于常规建筑,年减少排放量约40tCO2。低碳道路采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工艺的透水混凝土漫步道,实现生态透水和源头减排低碳效果。项目示范引领效果显著,为全国城市生态改造提升提供了经验参考。

  蚂蚁集团:以碳核算的数字化助力亚运碳中和

  推动大型赛事活动碳中和是落实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2022年4月,杭州亚组委秉持着“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提出打造亚运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会、亚残运会”、带动公众广泛参与绿色低碳,启动“人人1千克,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

  作为杭州亚运会官方绿色公益平台建设者,蚂蚁科技积极落实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文件要求,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碳排放核算全流程当中,成功开发出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数据管理平台,提高了对碳排放的核算效率。在此基础上,蚂蚁集团依托“蚂蚁森林”平台,鼓励公众通过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积攒“绿色能量”,参与者每贡献1千克“绿色能量”,蚂蚁集团就会捐赠等量碳信用,用于抵消亚运会办会产生的碳排放。

  据悉,“人人1千克,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在一年多时间里超过1.06亿人次(5480万人)参与,捐赠超10.6万吨碳信用,并且获得了“一年内最多人参与的环保活动”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此外,蚂蚁集团将此次活动提炼为大型赛事活动绿色低碳运营地方标准,成功运用到厦门马拉松等其他大型活动当中。

  伊利集团:以“双足迹”推动产业链全链绿色减碳

  食品行业产业链环节较多,且9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食品企业的范围三,实现碳中和目标任务艰巨。作为行业领导者,伊利发布了中国食品行业第一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积极探索食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2年,伊利提出将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并制定了2030年、2040年、2050年3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为此,伊利实施全生命周期绿色行动,探索了“碳足迹+水足迹”的“双足迹”解决方案,通过打造绿色牧场、绿色供应链、绿色包装、低碳物流、废弃物管理和零碳产品,构建全链条的绿色生态。并在业内率先探索产品的水足迹认证,完成了4家工厂和2款产品的水足迹认证,以低水促进低碳,成为联合国《水行动议程》的首家中国企业。

  据悉,排放1吨水会产生至少5公斤的碳,伊利碳足迹+水足迹的“双足迹”模式为全产业链乃至整个乳业提供低碳解决方案。目前,伊利打造了5家“零碳工厂”、推出了5只“零碳产品”、发布了6项低碳团体标准,31家工厂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并且已有40家合作伙伴加入“全球低水足迹倡议联盟”,为价值链企业制定了节水计划,书写了通过“双足迹”更深层次推动行业全链减碳的绿色故事。

  腾讯:国内首个科技企业亿级资助计划,推动CCUS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表示,如果没有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几乎所有气候模式都不能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并且遏制全球变暖的成本将成倍增加。因此,加强CCUS技术研发推广,推动CCUS技术成本降低和规模化应用至关重要。

  今年3月,腾讯联合产业、投资和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发起“碳寻计划”,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助力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碳寻计划”首期聚焦CCUS技术,旨在连接创新技术研发方和产业力量,推动前沿CCUS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这是国内CCUS领域首个由科技企业发起的亿级资助计划,目前已完成首轮top30评选及终选评审,将进入现场考察阶段,最终拟落地5-10个技术试点,加速5-10家初创企业,孵化数个可持续工具或平台,最终实现千万吨级的减排。

  “碳寻计划”将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等非营利性机构项目,每年资助约2-3个千吨级试点项目,每个金额2000万左右;针对早期初创企业,每年约5家企业入选,加速商业孵化。首轮优胜项目包括在国内相对空白的DAC领域(从空气里直接捕捉二氧化碳)、全球领先的用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吸收利用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等,代表了全国乃至全球CCUS领域最前沿和创新的技术。预计,在2030年产生2000万吨减碳效益,这将为国内CCUS大规模应用提供催化性资本和可参考的试点经验。

  宝洁中国:打造绿色工厂,推动产品生产低碳转型

  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总体消费量65%左右,是节能降碳的主要领域之一。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推动制造业节能减碳事关“双碳”目标大局。而绿色工厂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制造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2022年,工信部在《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绿色工厂建设,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在此背景下,江苏宝洁有限公司(简称太仓工厂)以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工厂照明、压缩空气系统、冷冻机、废水处理等生产全流程进行节能改造,并加强余热回收、新能源利用的低碳用能措施。目前,宝洁太仓工厂通过引进新废水处理工艺实现工艺废水0排放,每年冷冻机节能改造可节约173万kW·h的用电。在新能源使用方面,100%使用风能,光伏发电量每年600MW·h,新能源车使用减少20吨GHG排放。

  在一系列节能减碳改造措施下,宝洁太仓工厂行政楼荣获LEED金奖,洗发护发车间和织物护理车间荣获LEED银奖,在2021年成功评选江苏省绿色工厂,2023年成功评选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日化品行业绿色工厂建设的典范。

  五粮液:践行生态责任,壮大企业碳中和文化

  实现“双碳“目标最终需要企业落实自身的生态主体责任,作为宜宾当地龙头企业,五粮液在推进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绿色低碳转型和当地生态改善方面承担着特殊责任。

  为践行企业生态责任,2022年,五粮液提出了生态为底色、品质为核心、文化为支撑、数字为动能、阳光为保障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其中,首要便是打造“生态五粮液”。在此背景下,五粮液把自身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企业生产全过程,从管理、技术、交易三个方面,逐步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产业链管理机制,推动企业绿色生产并力争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此,五粮液建成行业内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022年公司实施环保工程建设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共计约2.3亿元,缴纳环境保护税38.8万元。

  2023年,五粮液先后实施废水沼气发电减污降碳项目、宜宾岷江生态修复项目、环保生态湿地项目等。沼气项目每年综合利用污水处理站沼气400余万立方米、发电800余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余吨;生态修复项目打造门户森林255亩,并栽植各类乔木共计约2万株;湿地项目建设面积23000立方米,设计处理能力1万立方米/天。这些项目在推动企业自身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恢复,成为企业切实履行自身生态责任的榜样。

  极氪:以智慧工厂打造高端绿色低碳制造体系

  汽车产业链条多、产品生命周期长,是制造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攻坚领域。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交通领域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其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绿色属性。但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及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转型仍是业内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家以智能化、数字化、数据驱动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极氪在为市场提供电动汽车产品的同时,通过利用5G、AI、工业大数据等先进制造技术,积极打造极氪智慧工厂。以数字孪生驱动产品绿色研发设计,并打造了低碳可持续供应链,推广低碳制造、低碳包装及物流,加强整车和电池回收,围绕汽车全生命周期采取多重举措推动减碳措施落地,以减少生产和物流相关的生态足迹,达到零碳的目的。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来看,极氪在电池的研发过程中尽可能降低钴、镍、锰、铝等金属的使用量,提高低碳铝的使用量,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绿电铝使用率100%。在采购方面,极氪001车身采用了15%的可再生钢板材料和25%的可再生铝合金材料。低碳制造方面,建立绿色工厂,并计划于2023年完成绿电直购,绿色电力使用率达到100%。包装及物流方面,自有包装循环包装采用率100%,零件入厂使用可循环包装覆盖率82.1%,供应商循环包装覆盖率77.4%。2022年,极氪整车材料利用率达到61%以上;实现动力蓄电池来源可查、去向可查,真正向市场输出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电动汽车。

  山西美锦能源:加强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双碳”目标提出后,氢能在构建我国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体系中的作用获得高度重视,成为国家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氢能在各领域的应用,便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突破方向。

  2021年,国家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探索氢能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国家相关部委也在部分城市支持氢燃料电池示范推广。为此,山西美锦能源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利用自身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优势,建设两家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制造厂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推广平台,积极生产和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时,山西美锦能源也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研发,提高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市场认可度。2023年,山西美锦能源先后完成供能设备输出功率控制方法与氢能驱动车辆,燃料电池汽车去离子装置状态在线监测方法及其系统,燃料电池车的能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燃料电池商用车下电延时回充SOC的控制方法等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

  从技术创新效果看,以上四种技术创新实现了对氢能汽车稳定供能、提升了车辆性能和续航里程;提高了燃料电池车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更方便了氢燃料电池车的使用。截至今年9月30日,山西美锦能源旗下飞驰科技共推广各类氢燃料车1831辆,累计安全运营里程约1.05亿公里,大约减少交通领域碳排放8.3万吨。

  华为数字能源:打造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

  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而建设大型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成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是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全国9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5亿吨,对发展壮大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推进双碳进程意义重大。为助力基地建设,华为充分发挥在光伏电站开发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利用在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打造全球领先的水光一体“数智化”光伏 电站,解决了高寒、高海拔、低气压的高原环境下柯拉光伏电站高效发电、安全运行、智能运维和电网友好等难题,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项目规模提升到百万千瓦级。

  柯拉一期光伏电站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同时,项目通过“光伏+特色产业”“光伏+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带动民族地区农牧、旅游、交通等产业发展,产生“光伏+N”的效益,实现生态和社会效益双赢,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效应。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