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氢能 > 动态

氢能产业链与创新链加速融合

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3-09-25 14:43:02  作者:仲蕊

  当前,进一步激发氢能企业创新活力潜力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氢能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正成为趋势。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这需要更多、更专、更优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撑氢能发展。”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在近日由中国氢能联盟举办的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指出。

  氢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制备、储存、运输、加注到终端利用等产业链各主要环节,都有极高的技术要求。业内认为,当前,进一步激发氢能企业创新活力潜力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氢能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正成为趋势。

  创新型企业支撑产业发展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明确指出,氢能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能源,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应加快建立和完善更加协同高效的氢能创新体系,以需求为导向,带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与会专家指出,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助力氢能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是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一步。

  “氢能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等特征,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徐梓铭表示,国家能源局在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框架下,将持续推动氢能标准建设、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指出,氢能是一个朝阳产业,需扎实做好自主创新,循序渐进推进试点示范和规模化应用,力争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和产业链自控,掌握国际氢能话语权,这需要业界形成合力、持续努力。希望中国氢能联盟通过专精特新大赛品牌,促进企业走上更好更快的创新创业道路,参赛企业通过大赛平台不断奋进、持续创新,携手推动氢能高质量发展。

  有研科技集团首席专家蒋利军表示,目前从事氢能装备研发生产的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在这些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尤其需要政府和资本的及时精准扶持。

  多项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化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科研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氢能制备储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加氢设施等主要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不断进步,多项关键技术及装备实现自主化,已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链。

  由中国氢能联盟最新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数据手册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2022》)显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核心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稳步缩小,燃料电池、压缩机等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领跑全球,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氢能企业蓬勃发展。

  《白皮书2022》显示,在涵盖氢能制取、氢能储运、氢气加注、燃料电池、前沿交叉、氢安全及品质管控六大技术领域55项细分技术方向中,我国有2项技术处于领跑阶段,有19项技术处于并跑阶段,34项处于跟跑阶段。领跑技术平均领先2-3年,其他技术平均落后3-4年。处于并跑与跟跑阶段的53项细分技术中,有33项细分技术差距缩小,以车载Ⅲ型瓶、燃料电池系统、空压机、双极板为代表的5项技术快速缩小。

  据了解,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发起的氢能领跑者行动、氢气品质检测实验室、我国首个跨区域万吨级国际氢燃料电池汽车碳资产开发及交易合作项目都已取得显著成果,助力我国氢能装备技术从“跟跑”到“领跑”跨越式发展。

  蒋利军指出:“氢能是我国目前正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氢能装备是氢能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造就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氢能材料、器械和装备体系,是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标志性成果。”

  需为原创性技术提供更大空间

  加快建立和完善更加协同高效的氢能创新体系,是加强氢能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蒋利军指出,在技术创新方面,氢能企业要讲究结构,以系统性的产品开发为目标,集聚材料、部件、装备等优势资源,开展系统性研发,做到环环相扣、无缝衔接,避免散乱小,防止条块分割。在原理创新方面,可以宽容暂时性的失败,为原创性的技术提供相对宽松的生长空间。

  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氢能创新中心主任刘建国认为,氢能创新体系建设,还与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以氢气的管理为例,如果氢气仍然被视为危化品,将极大限制工业园区内氢气的加注使用,如果政府在这个方面能够逐渐转变观念和管理理念,对氢能能源属性定义尽快落到实处,将有助于行业的发展。

  “在持续进行产品技术迭代的同时,氢能产品和企业更需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和发展资金的支持。”在蒋利军看来,像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这样的平台正是为氢能相关初创型、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

  “此外,标准体系的建立也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建立制定标准规范的绿色通道和多方协调的工作机制,促进具有本质安全的新技术和降低使用成本的新模式落地,加快技术和标准交替迭代。”蒋利军说。

  文:中国能源报 记者 仲蕊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