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氢能 > 动态

能源巨头齐入!内蒙古开启千亿氢“计划”

石油Link平台发布时间:2023-04-17 10:18:44

  4月12日,中国石化的长距离输氢管道被纳入了国家规划。

  这既是我国首条长距离输氢管道,也是首次被纳入国家规划的输氢管道。

  这条管道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开始至北京燕山结束,全长400多公里,一期运力10万吨/年,预留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

  大型氢“计划”

  像这样的氢能大工程在内蒙古还有很多。比如,中国石化在内蒙古就有两个绿氢项目。其中之一就是乌兰察布新能源项目,规划建设规模254.6万千瓦(其中风电174.2万千瓦、光伏80.4万千瓦),计划投资205亿元。

  该项目制氢能力达到10万吨/年,届时产生的氢气将通过这个长输管道送到北京燕山。

  而另一个就是不久前中国石化在鄂尔多斯开工的,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

  这个项目包括风能及光伏发电、输变电、电解水制氢、储氢、输氢五部分,总投资约57亿元,投产后年制绿氢3万吨。

  其实,在内蒙古开发氢能的企业还有很多,这其中不乏央国企和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

  中国石油、中核、国家能源集团、中煤等企业也都在内蒙古有制氢计划,并且年制氢能力达到2万吨以上;京能、深圳能源、申能等地方能源国企,亦有体量可观的布局......

  另外,像晶科科技、龙源电力、国富氢能等企业也都在内蒙古布局了绿氢项目。

  根据内蒙古太阳能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初,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批复4批风光制氢项目31个,其中并网型27个,离网型4个。

  这些风光制氢项目合计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配套新能源1315.25万千瓦,其中光伏466.9万千瓦、风电848.35万千瓦,配建储电13.5万千瓦时、储氢21.6万吨,年制氢能力53.189万吨。

  并且,在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已披露的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清单中,已经有超过20个项目计划2023年开工,大部分项目将计划在2024年投产。

  大量的项目开工,产能开始增长,内蒙古也迎来了绿氢发展元年。

  内蒙古的氢能“修养”

  培育发展氢能方面,内蒙古有着更加丰厚的土壤。

  首先就是内蒙有丰富的风、光资源,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电力,并通过电解水制取大量氢气。

  资料显示,内蒙古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

  不仅如此,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近几年也是大幅增长。2022年,内蒙古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建设6类市场化应用场景项目3000多万千瓦,发电1300多亿度,超过三峡工程一年的发电量。

  大量的新能源项目为内蒙古发展氢能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再就是内蒙古有很多的新能源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这些企业涵盖了风光氢储等4个主要产业链。比如风电企业中有金风科技、上海电气、明阳等风电整机企业和中材、鑫源盛中电科耀等零配件企业入驻内蒙。

  同时,内蒙古还在聚焦风光氢储4条重点产业链,一体推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还先后引进了30余家“链主”头部企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蒙古作为风光资源大省是距离东部经济中心最近的,具有地理优势。尤其是乌兰察布离北京仅有354公里长,更方便将氢气运输到用氢终端。

  氢气的运输也是阻滞氢能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形式是长管拖车运输,这种形式更适合较短的距离。当进行长距离的运输时,这种形式运输产生的成本还会大幅上升。

  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用管道运输的话成本会大幅降低,安全风险也小。所以,管道运输是长距离情况下最有效率的氢气运输方式。

  中国石化的长距离输氢管道的建设将有助于绿氢消费半径和销量的扩大,也会带动氢气供给的增加。

  管道建成后将有助于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缓解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

  内蒙古能够更好地发展氢能还得益于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大力支持推进新能源产业,并曾多次发布文件鼓励支持产业发展。

  比如2022年在《推动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氢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蒙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动方案(1.0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建设力度。

  集众多优势与一身,“氢”装上阵的内蒙古今年跑出了加速度。

  来源: 石油Link平台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