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核电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新常态下核电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 发表于:2015-12-23 | 来源:中国能源报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核电产业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如何更好地完成既定装机目标、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包括内陆核电启动、让公众接受并认可核电的优势……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核电行业如何应对?在第四届中国能源经济论坛期间,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先生担任主持,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精彩讨论。本报摘编嘉宾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专家委副主任叶奇蓁:

可以先建一个内陆核电示范工程

大家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没有人提出中国沿海不能建设核电,因为没有任何根据证明我们的海边有问题。实际上,我们的核电站所排放出来的废水,经过处理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这个环节已经做得非常好。而且,水的排放是各省环保局跟相关计量卫生部门一同到场,计算排放浓度,计算排放量,然后再依据国家的标准衡量。还有包括废气的排放,电站周围都是有监测站的。

此外,我还有个建议:希望能够在内陆已经准备好的两三个省,先做一个内陆示范电站,因为内陆电站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建了以后大家就放心和习惯了。所以如果开始建,建成以后就要通过多方面联合审查,如果不符合就不能建。建成后大家可以监督,如果发现存在超标排污这些问题可以立马采取措施,让项目停止。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

新常态下核电发展空间巨大

新常态是什么?能源总体增速下降,可能到一个很低的速度。中国目前清洁能源太少,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这是一个不高的目标。更远一些,全球要实现零碳能源,就要从一个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的系统,变成几乎100%非化石能源的能源系统,这个过程也就几十年,这期间大约就是两代技术更新的过程,这个结构性的变化,给非化石能源带来巨大空间。

核电,从原来能源供应的补充和组成部分,变成从高碳能源系统变成低碳能源系统的重要部分。目前低碳能源,特别是低碳电力发展做得最成功的国家不是德国,而是法国。法国现在75%是核电,15%是水电,5%是其他的可再生能源,还有5%是天然气,发电每千瓦时碳排放量很低。因此,法国是欧洲除瑞典之外电价最便宜的国家,也是电力系统离零碳能源最近的国家。

中国要走既经济又低碳绿色的能源之路,发展核电是必然选择。“十三五”末要使我们目前在建的机组都投产,还要新增3000万千瓦在建机组。我觉得只要把技术的路走通,核电以每年增加10台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广核集团总经济师岳林康:

核电要从多面入手适应新常态

我的体会是,核电在“十三五”新常态,一个是市场变化,可能全国用电增速放缓,核电市场也会有所压缩;第二个就是造价高了以后经济性,特别电价上不去就面临更大的挑战。

如何应对这两个新常态?我们现在也在做有关的准备。首先是市场方面,在核电集团这个层次,要做相关多元化,要开辟市场。比如现在从下游进行碳交易等,通过这些手段扩大市场,降低市场调峰的时间,保障核电的负荷因子。因为从商业模式看,有了比较高的负荷因子,才有比较好的经济性。

从技术方面,一是要通过技术改造能够适应调峰的要求。原来核电设计没有考虑调峰,但现在有这个要求,就必须做一些技术改造,同时牺牲一些经济利益。

二是要降低造价,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量要上去,之前我谈到“学习曲线”,虽然我们不如韩国明显,但是三代核电的“学习曲线”还没有开始,所以希望国家在审批上加快进度,使我们三代核电能够更多开工。我们相信三代技术“学习曲线”会比二代更好,因为三代技术新的设计设备少很多,只要量上来了,单位成本就会明显降低。

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

正确引导公众客观认知核安全

公众对核电的担心,根本上还是在于对核安全、核电了解不够。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核事故给大家留下了负面印象,核能发展的积极面却不为人知。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要因噎废食,核电还是我们坚持的方向。

还有,对核不要谈之色变,关键在管理。同样发生事故,美国三里岛事故就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切尔诺贝利事故因为没有让民众及时撤退疏散,造成了损失。我觉得“十三五”期间要继续发展核电,任何时候,一定要向老百姓、向社会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平利用核能的正能量要多宣传,不能一提核就是核事故,因为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风险是可控的。

安全是核电的灵魂,核的关键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安全,第三还是安全,不管是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都要紧绷着安全这根弦。人类和平利用核能,逐步减少石化能源是完全能做到的,核电在中国能源结构的比重逐步扩大,也没有问题。法国核能占比最高时到了70%多,韩国的比例是30%。所以一定要把控好安全风险,开发和利用好核能,让老百姓放心。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郑明光:

未来十五年是核电发展重要机遇期

过去8年,我们通过持续推进设备国产化,使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关键材料的研发,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我们国家既强调自主化也要强调国际合作,因为只有在国际平台上不断发展,国际形象才会更高。所以这几年的努力,是我们国家整体装备制造能力的升级,也是整个国家能力的提升。

谈及核电产业未来的发展,我认为每年都会有6-8台机组或者更多开工建设。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装备制造方面能够形成每年12台套的能力,这样对核电产业的发展也会形成一定动力。同时,核电产业发展讲究可持续性,避免大起大落,如此整个国家的能源发展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对中国核电来讲,未来15年是重要的发展机遇期,2030-2050年还是一个核电发展新兴时期。而且,中国的核安全监管、技术研究等,可以支撑和保证中国核电的安全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

核电优势明显,是战略选择

核电的问题,大家有很多争议。中国如何选择,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方程式,为什么?首先电价不能太高,电力是很多行业重要的成本,而且还要求能源稳定、安全和可靠。同时,还要解决环保问题、减少排放,这都是一些制约条件,要解决这些问题,解这个方程式,就必须做出选择。

每一种电源都有强项和弱项,火电便宜但有很多排放。水电很好,但也有移民和生态影响问题。对光伏等新能源,有人认为不稳定。在种种制约条件之下,核电就成为选择的目标。核电比较稳定、价格不高、不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是清洁能源。但核电也有概率非常低的安全风险。那么就要由政府高层做一个选择,用什么来代替?用煤代替,那么就有污染。比如说,核电两块钱,可再生能源四块钱,我们能不能承担得了?如果能承担也是选择。所以高层决策是一个复杂过程,要考虑种种制约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每种电源就表现出优势和劣势。核电有很强的强项,但也有弱项。弱项就是可能会带来安全问题,可能发生事故。但飞机爆炸,我们就不坐飞机了?火车出事故,我们就不发展高铁了?所以,必须要做综合平衡。

党中央、国务院把核电作为未来我们电源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从环保性、安全性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核电同仁们还要继续努力,把技术做得更好,把安全放在首位,我想不仅核电在中国,而且在未来走出去的浪潮中,都能占据很大一部分阵地。

银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建新:

核电发展提升中国装备制造能力

大家都很关心核电的开工问题和建设问题。中国的核电制造,包括目前新建项目,都是世界领先的。我想说的第一点是,在跟媒体朋友的交流中,我感觉到媒体更多要传播核电的安全性,核电是清洁能源这些信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这样的会进行互动,因为向公众告知核电的优势,媒体首先得客观了解。

第二,我们中国核电的制造能力,从装备制造到核电的建设制造,已经有一个质的提高。而且大家要有一个认知,中国核电技术目前是全世界领先的。

第三,我觉得核电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我们国家的装备制造能力,而且提高了我们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个贡献对将来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到那时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朱学蕊/整理)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 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opinion/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