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节能环保 > 综合新闻

四行业铺开节能降碳施工图

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24-06-18 13:11:08  作者:纪文慧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部署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四行业作为首批重点能耗行业,迎来节能降碳施工图。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分领域分行业推进节能降碳,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口,实施存量项目节能降碳改造,推动用能设备更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对支撑全社会节能降碳具有重要意义。

  深挖重点行业潜力

  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其中,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超11%;合成氨年耗能超7000万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亿吨;水泥行业能源消费约占建材行业70%至80%。

  此次分行业发布的4项行动计划锚定2025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了节能降碳主要目标。

  到2025年年底,在能效提升方面,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炼油、合成氨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

  在产业升级方面,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合理控制新增合成氨产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均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到2030年年底,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产能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进一步提高,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结构更加优化,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快推广应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系统部署重点任务

  走进江苏无锡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数智中心,上百个算法模型正在加速运转,炉温预测、烧结配碳量调整、风口破损识别、有害元素控制等数据跃然屏幕。

  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星介绍,能源调度系统可以提前8个小时对生产情况进行预判,有效调度高炉产气情况和下游用气情况,确保浪费控制在最低水平。借助数智化全流程生产,钢厂年煤气消耗量降低近1亿立方米,碳排放量减少近10万吨,新品研发效率提升了56%。

  当前,以钢铁业为代表的传统高耗能产业正加速推进节能降耗,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数字化升级等多种方式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在此次行动计划部署的重点任务中,特别提到要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运行,支持企业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加强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推动数字技术与行业融合发展,搭建“工业互联网+能效管理”应用场景,实现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智能化控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系统思维是全面谋划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目标任务的关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符冠云表示。

  围绕系统节能,行动计划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数字化升级等方面展开部署。

  统筹协调支撑保障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节能降碳涉及产能调整、工艺优化、设备更新、清洁能源替代等多项任务,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强化各类保障措施,持续调动行业积极性。

  在江苏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区,30米长的双车头“零碳公交”科技范儿十足,绿色建筑样板间布局了屋面光伏、智能暖通、智慧照明,工厂内150米级大兆瓦风机叶片蔚为壮观。

  据介绍,2022年年底,江苏出台《关于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推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当地选择以园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突破口,聚焦工业节能降碳、零碳能源供给、碳汇能力提升、能碳协同管理、应用场景布局五大重点领域,打造当前最接近国际标准的(近)零碳产业园区,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符冠云认为,推进节能降碳,要做到提升内生动力与提供外部支持并举,构建多方位政策支撑体系,形成节能降碳工作合力。

  此次部署的行动计划围绕激励约束、资金支持、标准提升、技术推广,提出了推动相关行业节能降碳的政策保障措施。在强化激励约束上,以能效水平和环保绩效为主要依据,对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此外,推进标准提升和技术创新。一方面,加快制定修订相关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建立健全碳排放技术规范体系,推动制定碳排放核算、低碳工艺技术等标准。鼓励地方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标准,支持行业协会、企业、标准化机构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另一方面,依托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加强相关行业节能降碳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经济日报 记者纪文慧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