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节能环保 > 垃圾发电

从垃圾到绿电 “碳”路先锋三亚的转型蜕变

中新网发布时间:2023-05-26 14:17:26  作者:左宇坤

  从垃圾到绿电,“碳”路先锋三亚的转型蜕变语音播报缩小字体放大字体微博微信分享0  中新网5月2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这里是三亚,“一湾椰影三面海,水琼天碧处处花”的旖旎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的到来。但对于旅游城市来说,美丽背后亦有压力。比如,游客在城市、景区产生的垃圾该如何处理,这既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这里也是三亚,距离天涯海角景区仅十余公里的山林之间,一个巨大的、封闭垃圾仓里,生活垃圾满满地堆放着,这里最大可以存贮两万吨垃圾。抓力达到10吨的钢爪从空中落下,抓起一堆刚刚进入池中的垃圾,进行移动与腾挪。

  控制着这一切的,是在20多米高的墙壁上方、坐在垃圾吊控制室里的工作人员,正握着手柄,犹如驾驶车辆一样操控着机械臂。虽然只有一面玻璃相隔,但由于风机不停地运作,垃圾池被控制在负压状态,控制室里几乎闻不到垃圾的味道。

  再将视野放至整个厂区,目之所及,可见椰丛旺盛、碧水红亭,喷泉与音乐相伴、白墙与红花相映,优美的环境让人很难将其与垃圾处理联系在一起。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开展的“碳”路中国——生态文化采风活动来到三亚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了解这里如何对日均千吨以上的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一种更好的方式,从填埋到焚烧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经历过像中国现在正在面临的固体废弃物数量如此之大或如此之快的增长。”正如2005年世界银行一份报告中的开篇,很长一段时间里,垃圾围城、固废难消的困局成为众多飞速发展城市的沉重包袱。

  一边是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垃圾体量“水涨船高”;一边是处理方式的滞后,让垃圾回收与治理的路径不畅。现实中的矛盾让垃圾的“身后事”乍看起来成了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垃圾,旅游城市客流量的急来急往更是会对垃圾处理的量与质提出更高要求。以海南三亚为例,除了是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它的另一个身份还是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之一。在持续探索“无废城市”实现路径的过程里,垃圾处理是三亚的“面子”问题,也深刻反映着三亚生态治理的“里子”。

  过去,海南省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填埋+焚烧”模式,又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海南省正常运营的垃圾焚烧项目仅4个,总设计处理能力为4375吨/日,而同期全省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天超过1万吨。

  由于垃圾焚烧能力的不足,曾经“担纲主力”的1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尽管有些已经超负荷或超库容运作,仍不得不持续扩容、增高坝体,以处理每天源源不断新产生的生活垃圾。

  垃圾填埋场饱和,焚烧发电能力又跟不上,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曾用“被垃圾追着跑”形容当时的情景。尤其是一些市县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营,部分垃圾不知运往何处,也一度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的目标是两个‘最低’,即把对环境影响要降到最低和垃圾填埋量要降到最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曾表示,过去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垃圾处理的选择有限,只能简单粗暴地建起大量的填埋厂,通过把废弃物隔离到一个填埋空间中,来实现向环境排放污染物量的减小。

  终于在2021年,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能源转型建设的新风吹来。自当年1月1日起,海南全省1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关停,不再接受新增生活垃圾处理。海南也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省垃圾焚烧发电省份。

  按照“全省统筹安排、增量全部焚烧、逐步消纳存量、推行源头减量”的原则,海南实行增量垃圾全部焚烧,实行逐步消纳存量垃圾。此外,还通过实行垃圾分类,推行源头减量。

  一项更高的标准,干净不止肉眼可见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海南省城镇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指出,未来5年内海南将规划6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以此为核心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的提质升级和产业集聚。

  其中,光大环保能源(三亚)有限公司,即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是海南省、三亚市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海南省实践焚烧发电的发展代表。

  这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处理能力,首先可以通过一组数字直观了解:总处理规模为2850吨/日,年发电量约为3.75亿度,平均下来1吨垃圾可以发电340-350度,基本能满足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据该项目工作人员介绍,五个家庭丢出的垃圾,在这里便可转化为一个家庭用电量。

  从规划时起,该项目便承担了“三亚的固废在这里都能处理”的使命。不同于有些城市的垃圾处理分区负责、各自为战,这里是三亚所以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点,也自然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

  根据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5公斤的垃圾计算,百万人口的三亚每天会产生垃圾约1500吨。工作人员介绍,往年4月前后,三亚每日垃圾在1900吨左右,今年客流的旺盛使得每天产生的垃圾已攀升到2400吨。至于每年最火爆的春节期间,这一数字更是能达到4000吨,其间的巨大悬殊无疑会给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能力带来极大挑战。

  尽管如此,当走进这片厂区,仍然难以发现因为高密度运作而产生的视觉、听觉以及嗅觉上的不适。蓝天白云,绿树环绕的花园式厂区里,大面积的绿化、清新的空气、整齐的建筑和干净的路面,无疑在潜移默化改变人们对垃圾处理脏乱差臭的刻板印象。

  再进入可以直观看见垃圾处理的垃圾吊控制室,隔着玻璃,脚下便是几十米深的垃圾储藏仓。在这个垃圾堆积如山的巨坑中,工作人员在用巨大的机械抓手,将垃圾一点点抓取分堆,送入焚烧炉中。

  “在这里,垃圾抓斗一次能够抓起10吨左右的垃圾,其产生的发电量可以供一个家庭正常使用一年。”据介绍,三亚市一个星期的垃圾就能塞满这个巨坑。这些生活垃圾会先要在垃圾池内发酵5天至7天,然后进入焚烧炉焚烧产生热能,再转化为电能。

  为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厂区常常向公众开放和讲解。每一个参观者最大的感慨,便是即使“垃圾山”近在眼前堆叠发酵,却几乎闻不到什么垃圾的气味。这得益于垃圾储存仓采用的密闭式设计,并使垃圾坑和卸料大厅处于负压状态,气味不会散发出来。

  “干净”更不只是肉眼可见。据介绍,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布袋除尘+烟气再循环”烟气处理工艺,烟气排放指标不仅满足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DB46-484),更是优于欧盟2010标准。

  在厂内操控室的电子屏幕上,实时呈现各环节的流程图和监控指标。其中的“GEMS参数”这就是垃圾焚烧排放的各类烟气指标,都联网到政府的生态环境部门。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厂的烟气排放严格执行海南的烟气排放标准,并随时接受仪器监测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巡查。

  一个更好的未来,循环经济助力“双碳”目标

  “焚烧发电是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焚烧后产生的余热可以用于发电;产生的废气、飞灰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不会污染自然环境;产生的炉渣经过综合处理后还可用于道路修建。”工作人员介绍,用一句更直接的话来说,就是“垃圾进来基本没有出去的”。

  厂区内,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相邻的还有医疗废物处理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站。在这个2000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里,还规划了布草洗涤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等。

  “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作为三亚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龙头项目,也是园区循环经济的核心,可为餐厨垃圾、医疗废弃物、渗滤液处理以及将来的布草洗涤等项目提供绿色电能和高品质蒸汽,为项目之间协同耦合处理创造必要条件,最终实现生活垃圾、餐厨、医废、渗滤液等各类废弃物减量化。”时任三亚市住建局环境卫生管理科科长陈是良曾表示。

  三亚市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的处理规模为150吨/日(餐厨垃圾100吨/日、废弃油脂50吨/日),年处理餐厨垃圾7.7万吨、废弃油脂0.54万吨。餐厨厂生产的沼气、废渣、臭气输送至焚烧厂焚烧、发电,焚烧厂的蒸汽输送至餐厨厂生产使用,达到协同运营的效果。

  三亚污泥处置项目总处理规模为250吨/日(含水率80%),满足全量处理三亚市内污泥及部分外运污泥的需求。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下降到55%以下,形成很硬的泥饼运送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掺混焚烧,最终实现城市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三亚的垃圾处理实践深刻体现着,“无废城市”并非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转变,体现出城市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力求降低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促进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的决心。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将“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作为十大行动之一,“垃圾变能源”无疑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重要一环,也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对绿色发展真正可知可感的参与方式。

  国际研究表明,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有望在2050年前减少全球水泥、钢铁、塑料和铝等材料生产过程中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为全球碳中和目标做出巨大贡献。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研究,在不同的减排场景下,到2025年,我国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对碳减排的贡献率将达到23—25%。

  因此,在实施减量节约的前提下,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对于有效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形成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废物利用、产业共生、再生循环、绿色消费的资源利用方式至关重要,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标准、高要求建立的花园式垃圾焚烧发电厂,兼顾循环经济和环保教育功用,本身就是最好的环保立体实践与科普教材。天蓝海碧的三亚,正在以生活微处细处着笔,开展一场意义深远的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中新网 记者 左宇坤)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