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凌电力:山村巨变 玉屏村扶贫工作纪实

作者:申明 发布时间:2018-02-07   来源:电力网

玉屏村新貌

  2017年是五凌电力驻武冈市玉屏村开展扶贫工作的第三年。

  如今的玉屏村,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处处都是发展产业促致富的繁忙景象。五凌电力的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和地方群众的高度评价。我们编发此文,记录扶贫工作队员的辛勤工作和付出,也感谢公司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单位对扶贫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脱贫:古老村庄的千年梦想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斑驳坍塌的矮墙,摇摇欲塌的水坝、断流的水渠、欠收的农田、荒芜的山坡……这是玉屏村曾经留给外人的全部印象,山风吹过,呼呼的风声似乎都叹息着这里的落后与贫穷。

  玉屏村地处武冈市与绥宁县交界的天子山脚下,属地质灾害易发区,为省级扶贫点,全村共15个组,21个自然院落,2156人。村子西面横亘着雪峰山脉,东部被不规则的丘陵阻隔,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千百年来自成一隅。因为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村民进一趟城,仅仅十几公里的路,走路需要大半天,即使乘坐农用车,也需要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同样因为路的问题,多年来,山里的土特产运不出去,山外的物资运不进来。

  交通滞后、信息闭塞,加上村民文化水平低,缺乏谋事创业的方法和热情,昔日的古老净土,几乎被时代隔绝和遗忘。因为贫穷,与世隔绝的环境和勉强自给自足的经济,造成村里的产业始终无法形成规模。政府曾三番五次的救助和帮扶,也仅限于"输血式"扶贫的模式,久而久之,村民们依赖于获取一点生活物资和少许救济款,整个村子致富无门,经济落后,一度看不到希望和未来。

  "造成玉屏村贫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资源没有用好,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能人带动等等。更重要的是,村民的观念落后。"谈起玉屏村曾经贫困的原因,武冈市扶贫办主任孙孝伟说到。

  工作队进驻前村道

  新建的村道

 

  承诺:五凌人的铿锵誓言

  2015年4月,五凌电力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派出帮扶工作队进驻玉屏村。围绕"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带着国家电投"和谐共生"的企业情怀,秉承五凌人"造福一方百姓"的光荣传统,玉屏村的扶贫大戏精彩上演。

  为了做好扶贫工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玉屏村的扶贫专项工作,明确了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和部门,董事长亲自参与结对帮扶,公司班子成员、 18个部门、21家下属单位的负责人多次深入玉屏村开展了"一进二访"和扶贫调研活动,筹集资金,用于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扶贫工作队扎根一线,认真开展村情调研,分析贫困根源。扶贫工作组的同志每月驻村都在25天以上,不到20天时间走遍了15个组,队长徐向阳和队员刘效挨门逐户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发动和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脱贫信心,激发他们的精气神,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

  武冈市扶贫办主任孙孝伟不止一次感叹,在基层工作二十多年,真没想到五凌电力扶贫工作队的工作搞得那么细致,作风那么扎实。

  "五凌公司扶贫队所有队员对自己要求都非常严格,从来不白吃老百姓的东西,在村干部家里吃饭也都主动付费。"说起扶贫队的故事,村支书戴兴国的言辞中带着几分感激和敬佩。

  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这是一个企业的责任和庄严承诺,是五凌人的决心和铿锵誓言。

  修缮中的山塘水库

  修缮后的山塘水库

 

  基础:打破阻碍发展的瓶颈

  要想富,先修路--在扶贫工作中,解决基础设施的瓶颈是永恒不变的首要任务。多少年来,因为路不通,车进不来,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玉屏村民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辛劳化为乌有。寒来暑往,年复一年,让他们与富裕有份无缘,能有一条奔向富裕、小康生活的希望之路,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年的梦想。

  为此,公司筹集了修路工程资金。在公司的重点关注和工作队的努力下,蜿蜒在村落之间长11公里的主干道硬化完成,工程机械和运送材料的车辆终于能够进村。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于经济落后,玉屏村的水库与灌溉水渠年久失修,汛期排涝沟渠不畅。多年来,村干部们想尽各种办法,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在五凌公司领导班子的精心决策和部署下,修缮水库和水渠的任务交给了能打硬仗的五凌电力工程公司。接到任务后,工程公司迅速响应,抽调骨干技术人员,成立了"党员突击队"立即进入玉屏村开展各项工作。短短几个月,在专业管理人员及施工合作方的精心协作配合下,水库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了坝基及坝肩帷幕防渗灌浆,灌溉卧管低涵、安全护栏及排洪设施等重要施工项目,并修缮了5公里水渠,进一步确保灌溉的安全和功效。

  2017年5月,两座水库集流面普降暴雨,水库迅速上涨蓄满,大范围汇入多余水量通过建好的排洪设施及时泄洪,既保证了水库功效又确保了安全。

 

  产业:扶贫唯一的出路

  有产业脱贫才有底气,脱贫既要"输血"也要"造血"。山里人过去相对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在村里搞产业,如果观念上不发生改变,很难真正实现产业扶贫。工作队始终做到勤走访、听民意,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解释产业扶贫的长远利益,并与村干部一起,根据玉屏村地势、气候、环境等情况,选准发展道路。

  工作队带着一批批的村民代表走出村外观摩学习产业扶贫的成功案例,并挖掘周边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宣传,使玉屏村贫困农户从致富能手的致富实践中受到启迪、增强信心。

  工作队从投入小、见效快的小产业做起,先期购买了3000只鹅苗,在村居住的农户每户可以领取6只鹅苗,部分具备养殖条件、有强烈意愿的村民可以多领,但要预交押金,成活率达到70%后退回押金,有效地调动了村民发展养殖业和庭院经济的积极性。工作队还根据村里原有的产业结构,对养鹅、养羊专业户进行扶持。大力发展以养殖和青钱柳为主的特色农业,先后完成400亩山林流转,完成第一期200亩青钱柳和20亩无花果种植基地建设。发挥五凌电力行业优势,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等项目建设每年可为村民带来固定收入,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漫山的青钱柳,成为一道山村致富的新风景。一串串青绿的"铜钱"轻轻摇曳,"摇钱树哩!"村民姚邦强充满自豪与欣喜。

  

工作队进驻前的教室

  修缮后的村小学

 

  希望:让下一代人接受良好教育

  耕读的文化是湖南人在近代的传统,在邵阳这块充满耕读文化的土地中,因为读书,走出过魏源和刘坤一这样的思想家和名臣,也涌现出蔡锷这样的杰出将领。

  工作队驻村之初,玉屏小学仅两名教师,16名年龄不一的孩子们挤在一间教室、一个年级上学。教室极为简陋,房顶大面积漏水,没有照明,甚至没有一扇完整的窗户。室内外地面坑坑洼洼,原来简陋的小操场成了农户晒谷的场所。残破低矮的围墙上甚至残留着建国初期写下的标语,杂草丛生的小院、潮湿阴暗的课堂已成危房。

  工作队筹集40万元资金,整体翻修学校。在工作队的多次沟通下,市教育局增配了两位老师,增办了1个年级,学生增加到24名,开通了校车,打了水井,建了储水池,增添了户外器材,增加了篮球架。即将关门的玉屏小学又焕发了生机。在村民的倡议下,工作队还在小学办起幼儿园,让从事生产和外出务工的村民没有了后顾之忧。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工作队也进行了资助,送上了学习用品和学费。

  公司员工家属通过微信、众筹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对玉屏村的孩子进行捐助,为学生购买了崭新的课桌和统一校服。

  为了进一步保证孩子们与山外世界的联系,加强对时代的认识,公司还筹集资金新建了网络教室,添置了电脑、电脑桌椅,增加了学生了解课堂外知识的途径。

  涅槃:新时代的山村巨变

  贫困,曾是萦绕在玉屏村村民中心多年的无奈与疼痛,如今,在五凌电力的大力支持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努力下,昔日贫瘠的山村三年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年来,五凌电力累计对玉屏村累计投入资金355.2万元,协调政府和社会投入资金950万元;修缮水库两座、修缮5公里水渠、硬化村组道路11公里,实现家家门前都通路;修建了408个垃圾归集池;修缮、改造危房31座、新建村级医务室一座,整体翻修玉屏小学;新建6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站一座;开发400余亩青钱柳种植项目;建三个蓄水处理池,将山泉水引入每家每户;脱贫人口487人,1200余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道路宽阔,村貌整洁,漫山遍野都是青钱柳,房前屋后一群群大白鹅挥舞着翅膀、欢快地鸣叫,沉静的村庄充满勃勃生机。玉屏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村、潜力村,玉屏村民在幸福康庄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关键词:区块链, 五凌电力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