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报告引发行业热议 未来煤炭消费何去何从

  未来全球煤炭消费走向如何?中国煤炭销量增了还是减了?煤炭污染的标签能不能“洗白”?一个个事关煤炭行业的热点问题,在25日国际能源署发布了《全球煤炭市场报告》后,再次引发业界关注——

  2月25日,国际能源署在北京发布《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以下简称《报告》)。这一报告在业内引起较大关注,也引发了一场关于未来煤炭消费走向的讨论。

  中国煤炭消费是增还是减

  《报告》称,中国是全球煤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但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期,煤炭需求将逐渐下降。中国煤炭消费量将呈现平均每年不到1%的结构性下降,将由2016年的38.7亿吨减少到2023年的37.7亿吨,年均下降0.5%。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对这一说法持保留意见。他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能源消费总量适度增长是必然的结果。未来5年煤炭消费仍将保持小幅增长趋势,总量维持在40亿吨左右。

  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则表示,未来几年,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预期、主要下游行业发展趋势、大气污染防治等因素,结合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预判煤炭消费量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到2020年,煤炭消费量在40亿吨到41亿吨之间,但天气因素和水力发电的不确定性对煤炭需求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

  据统计,我国煤炭需求曾在2013年达到峰值42.4亿吨。2014年至2016年,煤炭消费量连续3年下降。2017年至2018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又开始恢复增长,2017年同比增长0.7%,2018年增长2.5%。其中,电力行业煤炭需求增长是我国煤炭消费量恢复增长的最主要因素,2017年、2018年,电力行业耗煤同比分别增长4.9%和6.4%。

  不过,需要关注的是,当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经逐步下降。2018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约59%,较2017年下降1.4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煤炭占比高达70.2%以来的持续下降。

  此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资源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利用的可洁净性,决定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作用仍难改变。

  按照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政府承诺和“十三五”能源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8%,消费量在41亿吨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煤炭比重降至50%左右,消费量在42亿吨以上。

  “中国依然是国际市场的价格制定者。”《报告》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球范围内对新矿投资的匮乏使价格走高。

  一个星球两个煤炭世界

  《报告》用“一个星球,两个煤炭世界”来概括当前全球的煤炭走势。

  一方面,煤炭仍然是全球能源系统的核心,由于价格实惠、储量丰富和便于运输等特点,煤炭仍然是很多国家的主体能源。特别是在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煤炭提供了能源安全,让当地人用上了能源,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

  但另一方面,欧盟28国将逐步淘汰煤炭。《报告》称,逐步淘汰政策已经在欧洲国家广泛发布并实施。据媒体报道,2019年1月底,德国煤炭退出委员会宣布将在2038年前关闭所有煤炭发电厂。

  为了落实《巴黎协定》中的节能减排目标,欧洲各国政府已经相继列出放弃煤电的时间表:英国决定在2025年前关闭所有煤电设施;法国计划到2021年关闭所有燃煤电厂;芬兰打算到2030年全面禁煤;西班牙电力集团计划到2020年完全关闭燃煤电厂;荷兰将从2030年起禁止使用煤炭发电。

  《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欧洲和美国市场煤炭消耗将下降,但其下降的份额将被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增长抵消。未来5年,煤炭对全球能源结构的贡献将从27%下降至25%,其主要替代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

  清洁与否看排放不论出身

  凌文称,清洁能源的界定,应只论排放,不问出身。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战略角度,在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性、经济性、可洁净性和保障程度高的优势,全面推进煤炭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提供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说法。他表示,现在我国70%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标志着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有效缓解了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为世界范围内煤炭清洁利用作出了示范。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延江则认为,煤炭可以清洁利用,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把对大气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秉承“不论出身,只论排放”的原则,目前中国70%的燃煤发电实现了超低排放,意味着达到了天然气的排放水平。

  凌文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经被国家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共安排22个示范工程,总经费1640亿元。煤炭行业迎来从高碳重污染能源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变的重大机遇。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称,煤炭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认为“没有CCUS就没有煤炭的未来”。凌文认为,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仍是中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CCUS技术将成为中国履行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控制总体减排成本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

主办单位:江南官方体育app下载苹果手机  网站运营:江南网页登录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国际能源署报告引发行业热议 未来煤炭消费何去何从

作者:黄晓芳  发布时间:2019-02-28   来源:经济日报

  未来全球煤炭消费走向如何?中国煤炭销量增了还是减了?煤炭污染的标签能不能“洗白”?一个个事关煤炭行业的热点问题,在25日国际能源署发布了《全球煤炭市场报告》后,再次引发业界关注——

  2月25日,国际能源署在北京发布《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以下简称《报告》)。这一报告在业内引起较大关注,也引发了一场关于未来煤炭消费走向的讨论。

  中国煤炭消费是增还是减

  《报告》称,中国是全球煤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但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期,煤炭需求将逐渐下降。中国煤炭消费量将呈现平均每年不到1%的结构性下降,将由2016年的38.7亿吨减少到2023年的37.7亿吨,年均下降0.5%。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对这一说法持保留意见。他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能源消费总量适度增长是必然的结果。未来5年煤炭消费仍将保持小幅增长趋势,总量维持在40亿吨左右。

  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则表示,未来几年,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预期、主要下游行业发展趋势、大气污染防治等因素,结合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预判煤炭消费量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到2020年,煤炭消费量在40亿吨到41亿吨之间,但天气因素和水力发电的不确定性对煤炭需求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

  据统计,我国煤炭需求曾在2013年达到峰值42.4亿吨。2014年至2016年,煤炭消费量连续3年下降。2017年至2018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又开始恢复增长,2017年同比增长0.7%,2018年增长2.5%。其中,电力行业煤炭需求增长是我国煤炭消费量恢复增长的最主要因素,2017年、2018年,电力行业耗煤同比分别增长4.9%和6.4%。

  不过,需要关注的是,当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经逐步下降。2018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约59%,较2017年下降1.4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煤炭占比高达70.2%以来的持续下降。

  此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资源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利用的可洁净性,决定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作用仍难改变。

  按照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政府承诺和“十三五”能源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8%,消费量在41亿吨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煤炭比重降至50%左右,消费量在42亿吨以上。

  “中国依然是国际市场的价格制定者。”《报告》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球范围内对新矿投资的匮乏使价格走高。

  一个星球两个煤炭世界

  《报告》用“一个星球,两个煤炭世界”来概括当前全球的煤炭走势。

  一方面,煤炭仍然是全球能源系统的核心,由于价格实惠、储量丰富和便于运输等特点,煤炭仍然是很多国家的主体能源。特别是在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煤炭提供了能源安全,让当地人用上了能源,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

  但另一方面,欧盟28国将逐步淘汰煤炭。《报告》称,逐步淘汰政策已经在欧洲国家广泛发布并实施。据媒体报道,2019年1月底,德国煤炭退出委员会宣布将在2038年前关闭所有煤炭发电厂。

  为了落实《巴黎协定》中的节能减排目标,欧洲各国政府已经相继列出放弃煤电的时间表:英国决定在2025年前关闭所有煤电设施;法国计划到2021年关闭所有燃煤电厂;芬兰打算到2030年全面禁煤;西班牙电力集团计划到2020年完全关闭燃煤电厂;荷兰将从2030年起禁止使用煤炭发电。

  《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欧洲和美国市场煤炭消耗将下降,但其下降的份额将被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增长抵消。未来5年,煤炭对全球能源结构的贡献将从27%下降至25%,其主要替代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

  清洁与否看排放不论出身

  凌文称,清洁能源的界定,应只论排放,不问出身。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战略角度,在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性、经济性、可洁净性和保障程度高的优势,全面推进煤炭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提供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说法。他表示,现在我国70%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标志着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有效缓解了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为世界范围内煤炭清洁利用作出了示范。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延江则认为,煤炭可以清洁利用,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把对大气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秉承“不论出身,只论排放”的原则,目前中国70%的燃煤发电实现了超低排放,意味着达到了天然气的排放水平。

  凌文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经被国家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共安排22个示范工程,总经费1640亿元。煤炭行业迎来从高碳重污染能源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变的重大机遇。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称,煤炭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认为“没有CCUS就没有煤炭的未来”。凌文认为,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仍是中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CCUS技术将成为中国履行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控制总体减排成本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

      关键词:电力, 国际能源署,煤炭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