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做足三篇“水文章” 筑就“绿电”好风光

水电十五局发布时间:2024-10-22 14:19:05  作者:胡玉洁

八百里堵河奔流,八百里风光旖旎。奔流北上的河流旁,中国水电十五局承建湖北潘口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一抽一放间,犹如一个神奇的“转换器”,将用电低谷时的过剩电能转换为用电高峰的优质电能,将“绿电”送往万户千家。

穿城而过的堵河,源源不断地把水能转化为电能,随着项目的建设,“水经济、水生态、水民生”三篇文章的笔触愈发清晰,这是中国电建书写在鄂西北大地上的文章,助力当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书写了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写好“水经济”文章:一片因水而兴的土地

湖北竹山县,一面环山,三面环水。坐拥大小河流646条,水域面积 7758.55 公顷,水能蕴藏量116.5万千瓦,居全国县级第四、湖北省第二。堵河,十堰人的“母亲河”,三千里汉江的最大支流,也是数十万人民的交通线、生命线。全长八百里,发自神农架大九湖,钻地穿山,日夜奔流,汇入汉江,流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丹江口大坝水库,随即北上进京。

作为汉江流入丹江口水库前的最后一条大支流,堵河的水质直接影响到水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堵河肩负着确保提供优质水源的重要任务,这一先决条件,促使了当地发展走向“清洁能源”之路。

抽水蓄能,蓄积的是绿色发展的无限潜能,中国电建以低碳化、清洁化、智能化的电力能源建设成果普惠民生、赋能发展。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批朋友、拓一方市场、创一流效益。怀揣着这样的理念,中国水电十五局的建设者们再次来到了湖北竹山,开始了新的建设历程。

昔日的竹山,堵河行船放排,沿河飞流直下,纤夫送去竹木建设用材,迎来生产生活用品。今日的竹山,水电梯级开发产生的滚滚电源,照亮两岸的城镇,灯火辉煌中也为堵河人带来了不尽的财富。龙行山水城,东方圣玉都。众所周知,竹山是中国“绿松石之乡”,坐拥国内七成的绿松石储量,却少有人知道,这里也是水电资源“富矿区”。

潘口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和湖北省抽水蓄能“十四五”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电站装机容量29.8万千瓦,主要承担电力系统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年发电量预计达3.5亿千瓦,大大提升发电效能。

河流穿行高山峡谷之间,清流湍激,飞金溅玉,巨大的上下落差里,碧波汹涌间,蕴藏着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潘口水电站、小漩水电站、龙背湾水电站——中国电建伴随着竹山这个电能源基地崛起的每一步。

潘口起高坝,圣水出平湖。2024年4月,潘口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工程主体全面开始施工,该工程的上水库利用已建潘口水库,下水库利用已建小漩水库。潘口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工程建成后,将提高常规水电站发电效益、缓解鄂西北电网突出的调峰矛盾,成为竹山县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造竹山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县、促进“双碳”目标落地见效,切实解决能源问题。至此,中国电建在这里的水资源开发的画卷上,添加了浓重的一笔。

写好“水生态”文章:打通“绿电”主动脉

在潘口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中,生态保护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从工程规划的那一刻起,生态保护就被纳入了重要议程。建设者们秉持着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努力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堵河流域是稀有鱼类——短须白甲鱼的家园,它对水的洁净程度要求极高,若稍有污染,它们就可能会面临存亡的困扰。为了保护周边的水域生态,建设者们加强了对水域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建立了严格的水质检测制度,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在进出水口设置渣场,将碎石,弃渣进行分类,并设有单独的污泥处理场,通过加强周边环境的治理等措施,为鱼类提供了一个清洁、安全的生存环境。在施工支洞、调压井、拌合站等施工面建有沉淀池,泥浆通过排浆沟流入沉淀池,再将回收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再次利用,实现零污水排放。全面布置施工废水处理设施并优先实施建设,配置标准化设备,采用先进处理工艺与系统,确保多级沉淀、循环使用。

“实现污水零排放,是生态环保的要求,也是我们的承诺。”提到未来,项目负责人这样介绍。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密不可分,在做好“水保护”的同时,也不忘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采用先进的生态护坡技术,在施工坡面的网格梁里种植绿植,将植被与工程结构相结合,这些植物的根系相互交织,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既保证了边坡的稳定,又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修复。

在施工过程中,拌合站的骨料仓严格封盖,避免对周围环境进行粉尘污染;工作面利用风机喷雾机进行洒水降尘;利用智慧管控系统监控环境空气质量。施工结束后,及时对破坏的山体进行复绿,进行生态修复……在这里,绿色不仅是山的颜色,也是发展的理念。

潘口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者们,如同绿色的守护者,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在建设中坚持“最小干预,最大保护”的原则,让工程建设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与自然签下绿色之约,共同谱写了一曲生态和谐的赞歌。

南水北征千里路,东风南下万家春。潘口、小漩、龙背湾……星罗棋布的座座水电站,如绚烂山花,盛放在深山峡谷间,大江浩荡北去,奔腾的浪花之中,流动着“绿色的宝藏”。

写好“水民生”文章:抽水蓄能助力堵河流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自强不息,勇于超越。中国水电十五局始终锚定公司“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承担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责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矿石开采,工业产品制造都离不开电。竹山县矿产丰富,作为在深山小镇崛起的中西部卫浴“制造之都”,更是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2023年1至11月份的工业用电量便为14348.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2%。

竹山染绿,堵河水清。在这里,中国电建先后建成潘口、小漩、龙背湾三座大中型水电站,全面完成堵河流域梯级开发,水电总装机近90万千瓦,一举成为鄂西北第二大水电能源基地。回首以往,展望未来。伴随一个又一个电站的建设、竣工、投产,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变迁。兴水惠民生,潘口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为竹山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有了“绿电”的“加持”,将进一步推动“卫浴汽配电子轻工业、茶叶生猪食用菌农产品加工业、绿松石产业、水电清洁能源产业、文旅康养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的再提升,为地方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能源基础。

多年以来,水电十五局的建设者们奋战在这里,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带动了当地的商业和饮食业;通过工程建设改善了一地的交通道路等条件;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安置,极大的改善了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潘口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竹山县建设百万千瓦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打造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支撑。”竹山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何垚辰表示,项目建成后在电网调峰、旋转备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优化地方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如今,堵河沿岸正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把抽水蓄能作为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关键项目,带来生态与民生同步共进的新超越。绿色带来的无限潜力,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现实途径。可以说,抽水蓄能,蓄积的不光是巨大电能,更有支撑绿色发展的巨大潜能。八百里堵河,自南向北,穿群山,纳百川,亿万年来奔流不息,不断续写着历史与未来的传奇故事。

如今,中国水电十五局的建设者们,在鄂北大地,讲述着一个关于水、生态和民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绿色能源的梦想,一个关于生态文明的承诺,一个关于民生幸福的追求。在这里,每一个建设者都是故事的讲述者,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梦想的实现者。

竹城夜月,建设现场的灯光与星空交相辉映,潘口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工程的建设还在进行,唯有奋进,方不负一江秋水。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