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 > 国内新闻

风电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现分化之势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4-03-07 08:45:55
近日,A股风电板块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整体营业收入因下游高需求而保持相对稳定,但净利润水平明显分化。

近日,A股风电板块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电气风电等主流风电整机制造商“几家欢喜几家愁”,整体营业收入因下游高需求而保持相对稳定,但净利润水平明显分化。同期制造业激烈竞争的寒气同样蔓延到零部件领域,塔筒塔架、叶片等细分领域业绩也出现不同程度分化。

自风电行业进入平价时代以来,快速降本的压力传导至产业链细分环节,风电制造领域优胜劣汰更加激烈,风电设备商的生存之道值得探究。

盈利水平分化

截至2月底,我国A股上市风电整机企业中,有半数公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与往年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高歌猛进的态势不同,营收乃至盈利水平分化已经凸显。

风电整机领域的“后来者”三一重能的表现相对亮眼。数据显示,三一重能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达到149.47亿元,较2022年的123.24亿元同比上涨21.28%,营业利润达到23.79亿元,同比增长25.86%。

同期内,电气风电作为曾经海上风机龙头,2023年却遭遇营收和净利双降。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去年营业收入101.14亿元,较2022年下降16.2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2.56亿元,与2022年相比,亏损规模从亏损3.38亿元进一步扩大。

明阳智能作为2023年新晋海上风机新增吊装容量先锋,2023年营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公司业绩数据显示,去年1-12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亿—5.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2亿元至31.0亿元,同比降幅高达84.66%—89.7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则降至1.54亿元至2.3亿元,同比降幅超过90%。

竞争激烈成为关键词

营收及盈利水平不均,“激烈竞争”成为各大风电设备商业绩报告中的关键词。

电气风电在业绩快报中指出,国内风电市场在本报告期内仍然保持激烈竞争的态势,风机产品招标价格继续下降,受此影响,公司风机产品销售订单价格也继续降低。初步测算显示,报告期内签订的部分风机销售订单预估成本甚至大于未来可实现收入,该公司计划将该部分差额计提亏损合同损失准备,进一步减少营业利润。

伴随着整机单机容量增加,陆上风机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国内陆上风电排名前十的整机厂商市场份额此消彼长。根据公开消息,2021年以来国内陆上风电项目风机招标价格一路下行,单位千瓦价格从2021年1月的3000元以上骤降到1400元以下。在业界看来,这一价格水平对风电整机商来说已是“赔本赚吆喝”。

相对新兴的海上风电领域也躲不开价格竞赛,2022年至今,国内海上风电项目中标风机千瓦单价从4500元左右降至3000元上下,压力同样不小。另外,受2022年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步伐放缓影响,海上风电设备交付情况有所延迟,下游需求波动对以海上风电产品为优势的风电设备商冲击更甚。

设备供应商海力风电在2023年度业绩快报中就表示,2021年海上风电“抢装潮”过后海上风电市场需求阶段性不足,海上风电设备产品价格下行,在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单位成本有所上升。此外,在手订单部分项目施工建设进度缓慢,2023年毛利相对较低。最终,该公司去年从此前的盈利状态转为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6839.64万—8883.68万元。

明阳智能也指出,2023年明阳智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因素不仅有激烈的风机价格竞争,还因为“公司中标带交付的海上风电订单受不可抗力因素对具体项目实施进度的影响而发生延期交付”,导致本期海上风机销售量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

调整市场策略

从行业最新数据来看,2023年国内风电设备需求实际上维持高位,2023年国内风电新增吊装容量为77.1吉瓦,刷新历史新高,成为平价以来陆海同增的首年。然而,订单规模的增加仍难以缓解设备制造商的成本压力。

平安证券认为,考虑到2023年新增低价订单将在2024年批量交付,估计风机企业2024年盈利水平仍然明显承压。风机环节的寒意将传导到风机零部件环节,考虑风机零部件的竞争格局,估计2024年风机零部件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也将下降。

在激烈竞争中谋求生存,除了不断寻求降本路径,风电设备厂商更在谋求多元化发展。电气风电就表示,面对市场形势,公司通过积极推动产品大型化、调整技术路线、供应链降本等方式压降成本。

从国内风机新品上市节奏来看,大型化趋势已经明显加速,10兆瓦陆上风机批量应用指日可待。《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部分整机制造商正在积极调整制造供应链,寻求更优经济性技术路线的同时,也在通过自供绿电降低用能成本,加强风电零部件自研自产,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出海、制氢、储能等赛道也成为新的热门选择。塔筒企业大金重工在其公告中表示,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未来将调整市场结构,从国内市场走向海外市场,具体方向上将转向侧重海外海上风电市场,为高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高附加值的发达国家海上风电市场提供产品。此外,风电设备制造商也纷纷选择跨界,借助自身清洁能源优势冲向制氢、动力电池等更多领域。

来源:中国能源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