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电场的“全面提升”之路——记全国“工人先锋号”新疆清洁能源公司托克逊风电场

作者:张雪芬 张佳伟 姚甜 发布时间:2017-06-02   来源:中国电力网


 

  7年坚守路,7年大唐情。

  2011年6月18日,在茫茫的戈壁荒滩上,集团公司建成了在疆第一座风电场,点燃了集团公司在疆发展的燎原之火。

  它的工程造价创集团公司一流标杆工程。

  它是新疆省第一家使用电压优先调节无功的风电场,和首批通过国家电监会验收符合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要求的风电场。

  它,就是大唐新疆清洁能源公司托克逊风电场。

坚守,献身戈壁无怨无悔

工程建设者的身影

  一年365天,托克逊8级以上的大风就要刮100多天,稍不留神一个趔趄,人几乎都要被大风吹倒,四周放眼望去满目荒凉,周围没有人烟、没有建筑,甚至没有任何生命体,只有一篇戈壁荒滩,这是风电场工作人员常年面临的工作环境。

  项目在建设初期,建设者住的是清一色的地窝子,所谓地窝子,就是从平地向下挖一个土坑,上面撒上一层麦草、一层碎土、一层草泥。建设者们在地窝子办公、做饭、晾衣被……大风吹得人都难以站立行走的时候,地窝子是建设者的“避风港”。

  直到2010年底,随着项目投产发电,风场新建了办公楼和员工宿舍,并安装了空调、电视等设备。员工们的居住和办公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

  “夏天地表温度最高达到68度,一趟巡检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风电场场长张佳伟说。

  艰苦的环境磨砺了风电人的秉性,也铸就了风电人的傲骨。

  时光流转,风电场第一批建设者已经投身到新疆清洁能源公司其他项目的发展中去,成为该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今的托克逊风电场已成为大唐新疆风电行业培养人才的摇篮。一批又一批青年员工轮流坚守。可是,面对困难,创业者的精神却传承了下来,风电场的每一批工作者都有着始终如一的信念:既然选择,无怨无悔。

突破,精细管理持续提升

该风电场开展技能竞赛

  受诸多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风电产业曾一度陷入“冬季”,托克逊风电场却通过自己的精细化管理方式突围“冬季”、打破“僵局”。

  从月对标、周对标,到日对标,收集周边风电场的数据,仔细分析,总结优势与不足,再到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风电场硬是将“电量”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打碎消化”,对标排名在同区域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2016年5月11日21点,托克逊风场刮起了12级大风,瞬间风速达到30米。风电场2号主变中压侧避雷器B相引线螺栓被大风吹断,2号主变被迫停运。同一天凌晨35千伏顺风一线接地保护动作跳闸,11台风机被迫停运,发电量任务艰巨,设备修复迫在眉睫。

  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休息的员工主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重新返回风电场,打响了这场电量保卫战。刚刚休婚假第二天的值班员牙森当在群里得知此消息后,不顾新婚妻子与家人的反对连夜从吐鲁番赶了回来。风电场全员经过三天三夜的不懈努力,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电量损失降到最低。

  2017年,面对新疆清洁能源公司建设“检修运维”中心的这道新命题,托克逊风电场积极探索风电场运维模式,成立了检修班组,抽调的5人参与99台风机的检修与维护,对员工来说,休息减少了一半,工作量确增加了近一倍。职责所在,风电场员工没有丝毫怨言,积极投身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

  每一年,这里都会迎来刚入职的大学生。风电场以“上好员工入职第一课”为契入点,创新性开展新入职员工的标准化军事培训、导师带徒,通过品格意志打造、打开成长通道和提供成长舞台三方面,以岗位竞聘、各类文体、文化活动为载体,带领和感召青年职工投身企业发展,为该公司风电事业贡献力量。

成绩,一步一个脚印

新员工入职教育

  托克逊风电场是一个由20人组成的小集体,平均年龄只有25岁,这在集团公司众多基层企业中只是沧海一粟。

  7年间,该风电场荣获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特殊贡献单位”“自治区青年文明号”“自治区模范职工小家”“全国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竞赛一等奖”“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并连续两年荣获中电联全国经济运行小指标竞赛一、二等奖。

  2013年9月,被国家能源局授予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称号。

  2015年5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第一副主席罗富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在托克逊风电场视察与调研过程中,对该风电场的管理及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了高度赞赏。

  面对艰苦的环境,托克逊风电场竭尽所能,积极奋进。企业员工先后获得国资委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集团公司“大唐杯”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连串的数字和荣誉,足以镌刻它7年间的历程和收获。

成长,不忘初心再出发

志愿者慰问当地贫困户

  风电人,最不缺的就是迎难而上的精神。

  设备基建工期紧、任务重,环境杂、乱,满地都是工器具和设备的临时办公室,一个班十几个人,两三张桌椅,两三台电脑,大多数人席地办公;一份盒饭五分钟吃完,就为挤出点时间靠在墙边眯一会……

  长期工作在戈壁摊上,最难克服的还是与家人的分离之苦。场站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是单身,成家的也是与家人聚少离多。“说句实话,我也想家。”班长马明祥每每提起,眼神里都透着几许忧伤。孩子都一岁了,他能在家陪伴家人的日子却屈指可数。

  甘润彪,场站的安全员。2012年甘润彪从甘肃只身来到边疆,在这片戈壁工作已有5年之久。倒闸操作、检修现场、安全检查问题整改、安全教育、日常反违章督检,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他都不会放过。

  张娅,风电场的巾帼女将。每次重大操作,张娅早早着手编制方案,联系外围队伍,确认备件到位,现场与检修人员对图纸,商讨消缺方案,晚上还要汇总工作以及安排第二天的计划……她有陈年的胃病,却常常因为工作忘记吃饭。

  这就是托克逊风电场的员工,他们当中的每一位都怀着一颗对风电事业的敬畏之心,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边疆的戈壁滩上,不计个人得失,埋头苦干,把青春默默植入戈壁,用坚定耕耘理想,打造了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扎根戈壁的青年品牌。

      关键词: 风电,清洁能源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