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元旦,龚斌站在海拔3800多米的当佐村驻地,望着头顶明晃晃的太阳,呼呼的高原寒风吹得他耳朵生疼,身旁的几个藏族同事用藏语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什么,可是龚斌却一点儿也听不懂,像一个局外人。就在刚才,龚斌刚刚送走了上一批在当佐村驻村的同事,从此,他的驻村生活正式开始了。
“挖断”贫困根
当佐村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洛尼乡南部,是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澜沧江公司开展“强基惠民”活动的驻村点。2011年10月,西藏自治区党委提出在全区开展“创先争优 强基惠民生”活动,挑选21804名干部,向全区5451个村(居)派出工作队,实施结对帮扶。2011年开始,澜沧江公司就安排驻村干部进驻当佐村开展扶贫帮扶工作,龚斌已经是澜沧江公司派驻到这里的第七批驻村干部。这次他担任了工作队队长。
当佐村共有5个村小组,共200多户人家,大多是农牧民。当地土地少,环境恶劣,资源匮乏,村民们主要依靠有限的土地种植青稞的收成,加上家中养殖的牦牛和山羊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基本上靠国家的扶持才能生活。要帮助村民彻底摆脱贫困,驻村工作可谓艰巨。
“刚来的时候,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与村两委干部见面、交谈,到农户家中走访,对我的触动特别大,他们的生活现状真实的摆在我面前。物质的帮助虽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但是要彻底‘挖断’贫困根,还得要改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动起来,但这也是最难的。”龚斌说出了心底的感受。
扶贫先扶志,但人的思想是最难改变的。于是,龚斌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从此,他就成了贫困户家中的常客,和村民们唠家常、讲政策,为每家每户的生产生活想办法、出点子。时间久了,村民都和他熟稔起来。“我走在村里,不论多大年纪的人看见我都叫我“阿柯”(意为叔叔,藏语里的尊称),他们不一定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他们一定知道我是华能人。”
“挖通”致富渠
当佐村位于318国道旁,每逢旅游旺季,就会有很多自驾的游客从这里经过。为了给村集体开拓经济来源,芒康县委支持当佐村在318国道旁建立了服务站,并在站内规划了一个加水点,计划由村里的112户贫困户来经营,收入归村民们所有。虽是眼看着就能挣钱的事,村民们仍无动于衷,加水点建设也就这样搁置了下来。
龚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定立马促成加水点建设重启,让村民们尽快受益。他把这个想法和村委党支部书记巴桑江措说明了,两个人一拍即合,第二天就通知全村112户贫困户村民召开村民大会。但令他再一次大跌眼镜的是,当天只有20多户村民来参会,而且来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龚斌望着稀稀落落的会场,心里不由得着急起来,明明是好事,怎么大家都不愿意参与?他不甘心,第二天就跑到村民家中一户户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原来,村民们是顾虑家中派不出多余劳动力,加上加水点又没什么设备,所以不愿意去加水点工作。
了解清楚情况后,龚斌马上和巴桑江措商量解决办法,接着召开了第二次村民大会。此前,龚斌挨家挨户的走访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这一次,112户贫困户全部都参会了。
会上,龚斌宣布:“第一,通过工作队的争取,加水点的设备、设施由乡政府出资采购,不需要村民们出钱;第二,到加水点值班,每家每次轮班只出一个人,由村委安排,每班由三个村民值班,并且每班都会安排一个懂汉语的村民。”
当村里的文书把龚斌的话翻译成藏语告诉村民后,大家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最后,重启加水点建设的提议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同意。趁着村民的兴奋劲还在,龚斌马上和村支书巴桑江措、村主任益西邓培到加水点附近寻找水源,并测量水管铺设距离、计算开挖量。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没有施工队伍,挖水渠的工作得靠村民们自己动手。“虽说村民们都支持加水点的建设,但是到了该出力的时候,他们‘等、靠、要’的心理就又出来了。”龚斌心里急,决定自己上山,给村民带头。
第二天一早,龚斌就带着工作队上山了。由于没有施工的设备,他们只能拿着锄头和铁锹一点一点地挖。龚斌以及工作队成员大多来自平原地区,在高原上干体力活,相当不轻松,几锄下去就满脸通红、呼吸困难,他们只能停一下缓口气,又继续……村民们看到工作队队员们这么卖力,也被感染了,自觉地带着工具加入到了挖水渠的队伍中。那段时间,龚斌和村民们一起,每天早出晚归,终于把水管架到了加水点。
水渠的建成,不仅为加水点带来了清澈的山泉水,更为村民带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劳动所得。看到自己手里的“真金白银”,村民们心里总算踏实了,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加水点的经营也越来越顺利,龚斌也对接下来的驻村工作充满了信心。
华能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扶贫成果简介
澜沧江公司自2011年起,连续7年选派了7批驻村工作队进驻芒康县洛尼乡当佐村对口扶贫,目前,已累计派驻驻村工作队员21人。
7年来,驻村工作队帮助当佐村实现了村公所、公路、桥梁、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38个,总投入939.73万元,其中澜沧江公司支持当佐村的项目12个,总投资338万元,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当佐村建设项目26个,总投资601.73万元,解决了当佐村群众的出行难、饮水难、灌溉难的问题,同时,工作队利用自治区下发的105万办实事经费,解决村民的就业、就医、就学问题,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驻村工作队与当佐村藏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心一意惠民生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6名驻村工作队员先后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先进驻村工作队员;澜沧江公司三次荣获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7年,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主办单位:江南官方体育app下载苹果手机 网站运营:江南网页登录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2018年的元旦,龚斌站在海拔3800多米的当佐村驻地,望着头顶明晃晃的太阳,呼呼的高原寒风吹得他耳朵生疼,身旁的几个藏族同事用藏语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什么,可是龚斌却一点儿也听不懂,像一个局外人。就在刚才,龚斌刚刚送走了上一批在当佐村驻村的同事,从此,他的驻村生活正式开始了。
“挖断”贫困根
当佐村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洛尼乡南部,是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澜沧江公司开展“强基惠民”活动的驻村点。2011年10月,西藏自治区党委提出在全区开展“创先争优 强基惠民生”活动,挑选21804名干部,向全区5451个村(居)派出工作队,实施结对帮扶。2011年开始,澜沧江公司就安排驻村干部进驻当佐村开展扶贫帮扶工作,龚斌已经是澜沧江公司派驻到这里的第七批驻村干部。这次他担任了工作队队长。
当佐村共有5个村小组,共200多户人家,大多是农牧民。当地土地少,环境恶劣,资源匮乏,村民们主要依靠有限的土地种植青稞的收成,加上家中养殖的牦牛和山羊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基本上靠国家的扶持才能生活。要帮助村民彻底摆脱贫困,驻村工作可谓艰巨。
“刚来的时候,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与村两委干部见面、交谈,到农户家中走访,对我的触动特别大,他们的生活现状真实的摆在我面前。物质的帮助虽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但是要彻底‘挖断’贫困根,还得要改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动起来,但这也是最难的。”龚斌说出了心底的感受。
扶贫先扶志,但人的思想是最难改变的。于是,龚斌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从此,他就成了贫困户家中的常客,和村民们唠家常、讲政策,为每家每户的生产生活想办法、出点子。时间久了,村民都和他熟稔起来。“我走在村里,不论多大年纪的人看见我都叫我“阿柯”(意为叔叔,藏语里的尊称),他们不一定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他们一定知道我是华能人。”
“挖通”致富渠
当佐村位于318国道旁,每逢旅游旺季,就会有很多自驾的游客从这里经过。为了给村集体开拓经济来源,芒康县委支持当佐村在318国道旁建立了服务站,并在站内规划了一个加水点,计划由村里的112户贫困户来经营,收入归村民们所有。虽是眼看着就能挣钱的事,村民们仍无动于衷,加水点建设也就这样搁置了下来。
龚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定立马促成加水点建设重启,让村民们尽快受益。他把这个想法和村委党支部书记巴桑江措说明了,两个人一拍即合,第二天就通知全村112户贫困户村民召开村民大会。但令他再一次大跌眼镜的是,当天只有20多户村民来参会,而且来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龚斌望着稀稀落落的会场,心里不由得着急起来,明明是好事,怎么大家都不愿意参与?他不甘心,第二天就跑到村民家中一户户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原来,村民们是顾虑家中派不出多余劳动力,加上加水点又没什么设备,所以不愿意去加水点工作。
了解清楚情况后,龚斌马上和巴桑江措商量解决办法,接着召开了第二次村民大会。此前,龚斌挨家挨户的走访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这一次,112户贫困户全部都参会了。
会上,龚斌宣布:“第一,通过工作队的争取,加水点的设备、设施由乡政府出资采购,不需要村民们出钱;第二,到加水点值班,每家每次轮班只出一个人,由村委安排,每班由三个村民值班,并且每班都会安排一个懂汉语的村民。”
当村里的文书把龚斌的话翻译成藏语告诉村民后,大家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最后,重启加水点建设的提议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同意。趁着村民的兴奋劲还在,龚斌马上和村支书巴桑江措、村主任益西邓培到加水点附近寻找水源,并测量水管铺设距离、计算开挖量。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没有施工队伍,挖水渠的工作得靠村民们自己动手。“虽说村民们都支持加水点的建设,但是到了该出力的时候,他们‘等、靠、要’的心理就又出来了。”龚斌心里急,决定自己上山,给村民带头。
第二天一早,龚斌就带着工作队上山了。由于没有施工的设备,他们只能拿着锄头和铁锹一点一点地挖。龚斌以及工作队成员大多来自平原地区,在高原上干体力活,相当不轻松,几锄下去就满脸通红、呼吸困难,他们只能停一下缓口气,又继续……村民们看到工作队队员们这么卖力,也被感染了,自觉地带着工具加入到了挖水渠的队伍中。那段时间,龚斌和村民们一起,每天早出晚归,终于把水管架到了加水点。
水渠的建成,不仅为加水点带来了清澈的山泉水,更为村民带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劳动所得。看到自己手里的“真金白银”,村民们心里总算踏实了,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加水点的经营也越来越顺利,龚斌也对接下来的驻村工作充满了信心。
华能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扶贫成果简介
澜沧江公司自2011年起,连续7年选派了7批驻村工作队进驻芒康县洛尼乡当佐村对口扶贫,目前,已累计派驻驻村工作队员21人。
7年来,驻村工作队帮助当佐村实现了村公所、公路、桥梁、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38个,总投入939.73万元,其中澜沧江公司支持当佐村的项目12个,总投资338万元,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当佐村建设项目26个,总投资601.73万元,解决了当佐村群众的出行难、饮水难、灌溉难的问题,同时,工作队利用自治区下发的105万办实事经费,解决村民的就业、就医、就学问题,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驻村工作队与当佐村藏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心一意惠民生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6名驻村工作队员先后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先进驻村工作队员;澜沧江公司三次荣获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7年,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