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通信员

学术大咖送来“精神食粮”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12-18 15:13:47  作者:杜剑涛、纪慧彤

  中国电力网讯 (通讯员:杜剑涛、纪慧彤)“科技论文是科技人员经理论、实验和观察等科研工作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按一定格式撰写而成的报道。”这是12月14日下午,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海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林志贤教授与晋南热电公司生产技术人员围绕“如何写好科技论文”展开面对面交流时的开场白。

  林志贤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收录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欧洲发明专利 1件,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大咖。林志贤教授一方面为该公司生产技术人员普及科技论文的撰写方法;另一方面开拓生产技术人员因地制宜的发散思维,着重把科技论文作为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融合的结晶,做好科技论文在场景应用中“变现”的后半篇文章。林志贤教授送来的“精神食粮”,在该公司生产技术人员中引发了对撰写论文、实践结合、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深度思考。

  启智:科技论文的撰写妙法

  “科技论文基础在于科研成果及其素材,只有基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获得结果才能通过科技论文进行报道,论文撰写切记‘基础不稳,地动山摇’”,林志贤认为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要从分析论证科学、学术见解独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用词准确可读性强等四个方面予以突破。

  林志贤讲的仔细,坐在台下听课的生技部电气主管、高级工程师陈惠水在笔记本上记得认真,“纲举目张脉络清晰,论点、论据、结论要求依次展开,如鱼骨图般梯次推进论文写作逻辑”,陈惠水对这种为技术人员点拨论文写作“迷雾”的务实之举点赞,直呼内容听得过瘾。

  启志:理论与实践双向奔赴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所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体现在“知行合一”的效果上,生技部热控主管王兆虎说,“在搜集科技论文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本职工作梳理总结,有时对各种数据反复求证中,就像打通‘任督二脉’,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王兆虎认为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联系到一块儿,才有解决问题或进一步创新的价值,今年8月份,他基于所学知识和对公司热控专业情况的思考,向能化集团科信部提交了《基于工业物联网的风机预测性维护系统研究与应用》《某热电联产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设计与应用》等2篇科技论文。目前,王兆虎正在构思以工作实际为基础的论文材料,用以申报高级工程师职称。

  启示:谋求产学研发展之路

  “今年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2项,1项发明专利,申报19项“五小创新”竞赛项目,其中申报成功7项实用新型专利,3个项目获得省五小创新竞赛二、三等奖”,说起今年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成绩,生技部副经理李建武面露喜色,“公司技术人员群策群力为技改和科技创新想‘金点子’”。

  “要想把更多的科技创新项目‘点石成金’,就要向外部高校、科研院所‘借脑’”,李建武介绍说,“公司与华北电力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电科院、西安热工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密切联系,接下来将深化合作关系,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各方优势”。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