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言论观点

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春霖:加强技术创新赋能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11-28 10:11:2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活动,本次大会聚焦引领科技新发展,开辟“双碳”新赛道。围绕技术创新,探讨零碳方案,培育“零碳”样板。对于促进国际绿色投资和合作,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也是中国能源领域特大型骨干央企。经营区域覆盖国土面积的88%。承担着实施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使命。借此机会我围绕“加强技术创新赋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这一主题,分享几点体会:

  第一、技术创新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保障和转型,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结构规模、布局的有效衔接,加强技术支撑能力是关键,未来一段时间能源电力发展呈现新趋势和新特点:

  一是能源生产加速清洁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2030年,中国的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

  二是能源消费高度电气化。电动汽车、数据中心能效服务等各种新型用能方式和用户需求将大量涌现,以电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替代成为主流,预计203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39%左右,逐步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要品种。

  三是能源配置呈现多元化,微电网、分布式能源和储能快速发展,电网发展将形成以大电网为主导,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格局。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装备比例越来越高,同时数字技术与电网技术深度融合,储能和新型用电技术快速发展,联网向能源互联网加速演进,其功能、结构形态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其技术的复杂程度、运行难度前所未有。能源电力技术进入学科交叉的融会点,迫切需要加大前沿技术的研发,推动电网技术理论的突破,颠覆式技术的出现和重大原始创新。尤其是当前重大技术创新和原始创新都离不开跨学科、跨领域和跨行业的交融和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进行有组织的协同创新工作恰逢其时。

  国家电网公司坚持创新,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大前沿,在多个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和创新引领。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1项,首批入选国资委原创策源地,携手30多家企业和知名高校和社会团体,发起成立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集聚优秀的科学力量,加大产学研用的融合。随着“双碳”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带来的电网稳定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的难题。这些重大技术问题没有现成经验借鉴,只能靠创新解决。

  第二、新型电力系统的思考和实践。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破解环境约束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要决策。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极具挑战性和开创性。从电源形态来看,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可控可调,未来先能源发电占比逐步提升,波动性增大。从用电形态来看,过去是单一辐射、可预测的,未来是双向互动和多元化的。从电网形态来看,过去是单向逐级输电为主、分层分区结构,未来是多层互联互通、立体蜂窝状结构,从系统整体来看,由源随荷动的实时平台模式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非完全实时平衡模式,大电网与微电网协同控制模式转变。

  国家电网公司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提出“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能源独立是根本,能源创新是动力,节能提效要助力”的原则,发布实施国内企业首个“双碳”行动方案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行动方案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行动方案。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先行者和引领者,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生活赋能。

  在生产环节,充分发挥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多措并举,服务新能源发展,累计并网新能源装机超过6亿千瓦,新能源利用率始终保持97%以上,我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提升消纳能力。目前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在用的抽蓄3191万千瓦,在建抽水蓄能5693万千瓦。其中公司在运2656万千瓦,在建有4273万千瓦。我们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为新能源的规划建设、并网消纳、交易结算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累计接入风光场站超过330万座。

  在输配环节,累计建成30项世界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最远输送距离超过3300公里。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2.5亿千瓦,力争2030年将提升至3.7亿千瓦。输送电量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国家电网公司成为全球输配电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资源配置能力最强、清洁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并长期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记录。

  在消费环节,稳妥有序实施电能替代,过去十年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了9.2个百分点。我们建成了全球覆盖范围最广,接入充电桩最多,车桩网协同发展的智能车联网平台,为超过1100万用户绿色出行提供便捷智能的充换电服务,有力助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第三、全力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当前,全球能源体系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突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能源安全为基础的前提,强调通盘谋化能源发展新模式,并将带来能源革命的变化、调整和重塑,将给电力系统带来深刻变化。

  国家电网公司将坚决抗起电网责任,积极服务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

  一是统筹好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以后,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供需平衡、调节带来极大挑战,这是世界级的难题。我们坚持常规能源保供应,新能源调结构,推荐煤电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持续提升系统的平衡调节能力,加快抽水蓄能建设,推动火电灵活性改造,支持电源侧和用户侧新型储能的发展。按照全局统筹,量率一体,配合政府科学制定新能源的年度开发方案,不断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

  二是创新电网发展方式,立足我国能源禀赋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格局。我们将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作为长期任务,我们将坚持大型风光基地、先进煤电,特别高度压通道三位一体,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深入研究送受端电网格局,持续优化区域和省级主网架。加快发展现代智慧配电网,支撑微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满足各类电力设施便捷的接入,即插即用。

  三是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电气化水平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提升消费侧电气化水平是推动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的重要途径。们将聚焦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重点领域,稳步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面向高耗能及园区企业,提供供电+能效服务,推动低碳节能生产。助力提升全社会终端的用能效率。

  四是打造电力原创技术策源地,规划建设能源体系。面临很多的瓶颈和难题,需要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我们聚焦“卡脖子”、“无人区”技术难题,聚焦各方合力,加大科技攻关。深入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研究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方法,配电网未来形态和演进路径,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的示范性和标志性工程。

  五是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发展,能源技术持续数字化。以数字技术赋能核心业务,促进发输变配用各领域的源网荷储,各环节电力与其他系统协调联动,同时加强与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加快孕育能源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新能源云向国家级能源云平台升级,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服务。

  六是研究完善配套的政策机制,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保障,我们全面研究能源转型成本的合理疏导机制,优化电力市场的体系。推动碳市场和电力市场的协同发展,引导投资和创新要素集聚。同时建立健全国网公司碳管理体系,支撑做好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服务好国家政策标准的制订。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