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地市报道

甘肃庆阳供电公司服务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3-01-19 15:57:01  作者:李旻霄 李荣卿

  甘肃省庆阳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城市之一。庆阳机场航班直达北京等11个城市,银西高铁、福银、青兰、甜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甘肃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是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重点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2022年8月,庆阳市政府印发《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产业规划》,提出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庆阳供电公司从电网建设、供电服务、数字化产品等方面入手,全力保障“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用电安全可靠。

  为项目建设快速接电

  “我仍然清楚地记得,一位客户推开了我办公室的门,说要申请施工用电,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庆阳云创智慧大数据有限公司。”庆阳供电公司大客户经理张涛说。

  庆阳云创智慧大数据有限公司是从事数据信息化的专业平台公司,负责实施国家枢纽节点(甘肃)算力资源调度中心及平台、数据要素流通支撑中心及平台、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配套3个项目建设。该企业是庆阳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的重要企业之一。

  接到庆阳云创智慧公司的报装申请,庆阳供电公司员工张涛当天下午便开展现场勘查。张涛发现10千伏北京大道线分支线可能影响云创智慧公司办公区域土建施工,便紧急制订切改该分支线负荷的方案。庆阳供电公司利用零点抢修完成10千伏线路负荷转接,仅用一周时间就为该企业完成旧线路拆除与新线路架设工作。

  随后,庆阳供电公司又为庆阳云创智慧公司开通绿色通道,提前受理该企业的施工用电申请,比传统报装流程用时节省30天。

  “供电公司通电的速度比我们内部场地平整的速度还快,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庆阳云创智慧公司电气负责人董宗谋说。目前,庆阳云创智慧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投运,安装单柜满载功率6千瓦机柜1016台,总用电容量2.3万千伏安。

  “庆阳供电公司已按照政府‘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完成了园区电网规划初步方案编制,结合园区数据中心建设及实际算力投运时序估算用电负荷增长规模,滚动修订园区电网发展规划。”庆阳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人唐斐介绍。

  “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制订了3个阶段的建设计划。2025年,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后,园区用电负荷将达到90万千瓦。2030年,产业园区全部建成后用电负荷将达到260万千瓦。庆阳供电公司围绕“东数西算”工程配合庆阳市政府部门开展从电网规划、报装接电到能效服务的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为产业园区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提升园区企业获得感

  自“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落地庆阳以来,庆阳供电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入园走访企业,详细了解产业园区建设进度、供电线路状况、负荷增长等情况,量身定制专属供用电方案,精准开展供电设备线路、计量装置、保护配置等诊断评价,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获得感。

  园区企业陆续投产后,企业较高的力率调整电费引起了庆阳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的重视。相关技术人员李荣卿前往企业查看后发现客户用电设备大多自带补偿,但客户不间断电源24小时处于充电状态,导致过补偿。他建议客户分批次轮流为不间断电源充电,既保证机柜的供电可靠性,还能提升功率因数,减少力率调整电费。

  庆阳供电公司员工还从基本电费、力调电费、电度电费、直购电申报、电量预测等方面指导客户节约用能成本。该企业根据李荣卿的建议调整了不间断电源充电时间。2022年3月起,该企业的月基本电费比之前减少了近30%。

  服务能源低碳转型

  2022年4月1日,由庆阳供电公司负责建设的庆阳市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综合监测平台上线试运行。

  “我们正加紧开展数据录入等工作,尽快完成产业园区的能耗数据分析报告,实时监测和分析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情况,助力政府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庆阳供电公司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李泊恺介绍。

  按照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的部署,庆阳供电公司建成了庆阳市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综合监测平台。该平台以电力大数据为主,集纳了重点用能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水、油、气、煤、热等能源数据,可根据国家标准能耗指数分析评估企业能耗、能效情况,实现了庆阳市能耗监管、节能监察工作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庆阳供电公司还在“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构建园区能源监控系统,通过对“冷热电气”横向贯通、能源“产-输-储-用”纵向延伸,实现园区的全景能源监测。

  庆阳供电公司主动融入政府“数字庆阳”建设,持续开发各类电力大数据产品,推动新能源产业和数据产业深入融合,构建“电-碳”数据生态圈,用数字化能源服务为实体经济赋能。(李旻霄 李荣卿)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