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智能电网行业投资规模预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6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府重点支持智能电网的投资建设

  在2016年11月27日,发改委及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的通知》中,确定了延庆智能配电网等105个项目为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并明确要坚持公平开放,不得指定投资主体。试点项目应当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通过招标等市场化方式公开、公平、公正优选确定项目业主,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工期、供电范围并签订协议。项目业主应为独立法人,具有与配电网投资运营相应的业务资质和投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确保诚实守信、依法依规经营。鼓励电网企业与社会资本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成立产权多元化公司参与竞争。并要求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按规定向项目业主颁发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或赋予相应业务资质,为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业务创造条件。电网企业要按照电网接入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电网运行安全的要求,向项目业主无歧视开放电网,提供便捷、及时、高效的并网服务。这份通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增量配网,105个试点项目总投资额预计将达到500亿-1000亿元,将使得智能电网的投资规模得到快速的增长。

  (二)我国已全面突破从发电到用电各技术领域的智能电网核心技术

  中投顾问发布的《“十三五”数据中国建设下智能电网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国家电网已全面突破从发电到用电各技术领域的智能电网核心技术,推动我国电网技术在国际上实现由“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在逐步构建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求大的领域存在投资机会,包括智能调度平台建设、新能源接入技术和推广光伏、燃气三联供等分布式能源供应,以及偏远地区投资应用微电网、扶持储能、电动汽车产业等。随着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的重要阶段和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乡配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将全面拉开,智能电网及智能成套设备、智能配电、控制系统等三大领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三)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

  在发电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够整合社会范围内的电力需求,同时能够预测一段时间内的用电负荷,发电领域依据信息报告进行有步骤、有策略的间歇性发电,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在输电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搜集和处理输电线路中各类信息,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网损害率,有利于智能电网的落成。在用电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广大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先进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有意识地引导社会范围内的节能用电理念,推动电力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二、不利因素

  (一)尚有智能电网的技术难题需解决

  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电力需求高速增长,地区间的电能消费量差别逐所增大,中国电力供给与需求分布存在以下特点:能源方面,水能主要在西南地区,煤炭分布于陕西、山西、内蒙古西部“三西”地区;负荷则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因此,电力供给的可获得性、非歧视性、可承受性,面临区域间经济人口及电力供需不均衡给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未来将有大量的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及其他形式发电接入电网,要求配电网具备灵活重构、和阴流优化、青洁能源接纳能力,这对于智能电网的技术要求也是一种挑战。

  (二)电力改革尚未完善,电网企业负担较重

  相对于其他工业,中国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电网从建立之初就是一张统一的大电网,自然垄断是其基本属性。多年来,电网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电网由国有企业垄断运营,电价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确定,采取“财政补贴向用电户收费”的模式,具备非常明显的“准公共产品”特征。电网虽然已经实现政企分开、厂网分离,但是由于缺少市场竞争,在输电、配电、售电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我国电力体制正在改革,但由于电力改革尚未完善,服务机制尚不健全,电网企业实际承担了较多的服务社会的责任,如落后地区的城网改造、“村村通电”工程、居民用电无偿维修服务等,因此负担较重,不利于电网企业实现对智能电网的大力投资。

  中国智能电网行业投资规模预测

  综合以上因素,中投顾问发布的《“十三五”数据中国建设下智能电网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预计,2017年我国智能电网行业投资规模将达到8,118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03%,2021年投资规模将达到22,759亿元。

      关键词:区块链, 电力新闻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