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储能 > 动态

一文看懂2024年中国储能行业产业集群

中弦能源发布时间:2024-08-01 09:25:51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储能产业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中国储能行业的产业集群类型多样,涵盖了锂电池、钠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以及新兴储能技术等多个领域。每种产业集群都有其独特的区域分布、技术特点和发展前景。

  储能电池产业技术路径对比

  从技术路径来看,锂离子电池商业化成熟,在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中占比 97% 以上;

  钠硫电池是另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路线,但由于价格和安全性等因素,无法用于大中型储能

  电站建设;铅炭电池从传统铅酸电池演进而来,性能有明显优化,但商业推广仍要解决成本

  问题;压缩空气储能如能降低单位造价,加快相关技术突破,将能有效解决大规模长时储能

  问题。此外还有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有待开发和实现商业化发展。

全国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规划产能布局

  目前全国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规划产能约 5000GWh (含中国企业海外布局),以动力电池为主,纯动 力电池项目约 280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约 2000GWh,纯储能电池项目约 200GWh 年前三季度储能锂电池累计出货量近 127GWh 。而 2023 ,行业产 能利用率普遍低于 50%。

  区域布局方面,华东区域产能规划动力和储能电池超 2300GWh,集中全国近 50% 产能,华中和西北地区 分别为 850 和 860GWh,华南地区约 380GWh,海外约330GWh。其中纯储能电池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和西南地区.

储能电池产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企业

  按照企业 2023 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划分,中国储能电池行业主要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宁德时代以超过 70GWh、37% 的市场占比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比亚迪、亿纬锂能出货量均在 20GWh 以上,瑞浦兰钧、海辰储能均在10GWh 以上,位列第二梯队。目前电池制造厂商的主流技术路线是磷酸铁锂,并且在产品体系上多数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即向上进入到 3S 系统 研发、PACK 等领域,向下兼容电站开发、系统销售、建设运维等环节。

中国锂电产业集群分布及特点

  凭借完善的产业链配套、科教创新资源等优势,锂电产业链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一批产业链龙头及创新企业在集群土壤中孕育壮大。近年来,由于电力、人力及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锂电产业逐渐开始向青海、宜宾、遂宁、重庆等中西部地区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将依托锂资源优势和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完善上游原材料开采、加工及锂电制造环节,而东部地区则凭借其发达的工业基础,着力发展锂电研发等技术创新领域。锂电产业的梯度化专业分工将愈加明显。

  1.国内锂矿储量最大的江西以及可以从事盐湖提锂的青海,也成为电池企业以及上游材料企业布局的重点--通过锂矿资源,吸引大量锂电产业

  2.重庆依托发达的汽车工业,吸引了比亚迪刀片电池项目落地

  3.四川宜宾通过引进宁德时代,进而带动大量的产业链企业入驻;遂宁则依托原材料龙头企业天齐锂业,打造了锂电材料产业集群

锂电池中国企业 300+Ah 电芯技术布局趋势

  目前,市场应用的主流电芯仍以280Ah为主。近年来,储能电站规模持续上升,海内外储能市场需求爆发,电芯供不应求,对电芯的产能与维护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扩大储能电芯容量已成为行业共识。容量的增高能够有效减少 PACK所需零部件数量,附带简化后续集成、装配工艺流程,节约设备、能耗与人力,从而降低储能成本。今年以来:二十余家电池企业相继推出了 300Ah 及以上的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

中国钠电产业集群分布及特点

  与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最大的优势是原材料成本低,安全性高,高低温环境下性能表现较好,倍率性好,适合快充模式应用,可应用于家庭/商业储能、新能源储能电站、基站电源/储能等领域,市场空间广阔,有望全面渗透储能市场。由于技术因素,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与三元锂有较大发展差距,2019 年装机量仅 33GWh。随着新技术路线开发以及产业链的逐渐发展,未来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技术、性能方面有大幅提升,市场规模预计年增长 42%,在 2025 年有望实现装机量 273GWh。

中国钒电产业集群分布及特点

  2022 年全钒液流电池整个行业还处于商业化进程缓慢阶段,全球范围内只有日本住友电工、美国 UniEnergyTechnologies、奥地利 Gildemeister 和中国大连融科能提供成熟的商业化产品。2023年,随着我国在长时储能、价格补偿、鼓励钒资源开发等支持政策的落地生效以及资本市场的追捧,全钒液流电池赛道创新企业涌现,推动我国全钒液流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向世界领先水平迈进。

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布局

  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和性能提升优势、海外市场发展机遇,市场占比不断扩大,持续挤压三元锂电池市场 占比,预计 2023 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达 251GWh,占比 68%,三元锂电池装机量达 120GWh,占比 32%。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头部品牌呈集群分布,主要集中于华东、西南、华南等区域,其中规划产能重点分布在华东等靠近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等下游市场地区和西南等靠近原材料区域。

中国固态电池市场及创新格局

  全国固态电池产能主要分布在广东、长三角、重庆、北京等有较强科研实力和完善汽车产业链布局的地区。

  目前全国固态电池主要有三类玩家,一是专注于全固态/半固态电池研发和生产的自主创新企业,如辉能科技、清陶新能源等凭借核心关键技术及突出的产能建设能力位居第一梯队,固态锂电池规划产能超150GWh,此外还有卫蓝新能源、太蓝新能源、领新新能源、恩力动力等创新企业;二是锂电产业巨头,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孚能科技等,出于多元业务布局的考量兼顾固态电池赛道;三是广汽埃安、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国内车企也自主研发或与固态电池企业战略合作实现固态电池的布局。

  技术层面固态电解质主要有三大路线,其中氧化物由于研发成本和难度相对较低,国内较多企业选择这一路线,并且在半固态和准固态电池中应用实现规模化。比如清陶新能源在储能领域与浙江中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单柜容量291kWh的“方舟一号”固态储能系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上汽合作推出实现超过1000公里续航里程的智己L6车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储能产业集群将继续蓬勃发展,为实现全球能源转型贡献重要力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