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储能 > 动态

助企用电“削峰填谷” 融资租赁积极把握储能租赁发展先机

中国金融新闻网发布时间:2024-03-20 10:22:29  作者:李珮

  继今年1月租赁业落地全国首单飞轮储能融资租赁业务之后,3月,又有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以直租模式采购一批储能系统设备,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用电需求较大的铝型材生产厂区提供融资租赁支持。

  “储能系统犹如一个大型‘充电宝’,在电价谷值和平值时段充电,在峰值时段放电用于企业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移峰填谷的差价收益。”据业内人士介绍,储能系统能够提升企业对电能的自主管理和利用水平,即便在能源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电力供应,有效缓解企业的用电“焦虑”。

  目前,已有多家金融租赁公司落地类似的储能业务。据悉,2022年,中信金租以直租模式与国家电投、隆基合作,建设600兆瓦平价光伏+储能超大规模的新能源电站项目。国银金租2023年新增一个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以支持多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模式同步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国银金租已在清洁能源供给、储能等领域累计投放超600亿元。

  随着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需求持续迸发,新型储能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围绕被视为促进新能源消纳,能够帮助企业用电“削峰填谷”的新型储能,融资租赁行业如何乘势而上,把握储能租赁发展先机?

  机遇: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

  储能在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发展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存储和管理技术,正在成为能源变革与发展的重要一环。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国家能源局2024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储能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和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当前,我国储能产业已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速。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将达约315GW,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约为170GW。

  新型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醒着金融租赁公司,要抢跑绿色细分“赛道”,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调整展业思路,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机会,了解电力能源企业生产用能需求。

  金融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技术机构等联合组建新型储能发展基金和创新联盟,优化创新资源分配,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对具有“融资+融物”独特优势的金融租赁公司而言,“融资租赁是适合新型储能现阶段发展的金融产品。”租赁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工商业储能市场潜力巨大,而独立储能则有望成为融资租赁储能业务的主战场。

  实践:延伸绿色租赁触角

  可以看到,目前一些融资租赁机构将发展目光投向了储能电站融资租赁业务。

  为什么选择储能电站?

  业内专家表示,光伏、风电配储是储能行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光伏、风电融资租赁业务已发展多年、相对成熟,切入储能电站业务领域更有优势。此外,储能电站本身具备很强的适租性,与融资租赁具备较强的契合度。

  开展储能电站相关业务,融资租赁公司需要面对盈利模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在盈利模式方面,目前,电化学储能下游应用端尚未形成统一或主流的盈利模式,影响项目盈利性的变量较多,因此,专家提醒,储能电站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融资租赁公司首先要弄清储能电站的盈利模式,优先选择技术路线和盈利模式成熟的储能项目。

  在安全管理方面,储能产品和储能项目存在设备安全、储能系统利用率较低等风险,对安全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融资租赁公司稳妥推进,谨慎经营。

  以储能电站为代表的储能租赁业务,只是融资租赁公司走出“舒适圈”,推动绿色租赁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记者 李珮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